边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根据地。
三路大军的外线作战,胜利完成了创建、巩固拥有3000万人口的新的中原解放区。对此,máo zé dōng作了高度评价:“三路大军渡河南下,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160 多个旅中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xìng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
据此,máo zé dōng在9 月1 日为中央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正式提出了“我军执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guó mín dǎng区域的方针。”
三路大军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军,是人民解放军实施外线作战的第一步。虽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máo zé dōng就同时谋划由华东野战军第1 (叶飞纵队)、第4 (陶勇纵队)两个纵队渡过长江,把战线进一步推向guó mín dǎng军战略后方的构想。
7 月23日,máo zé dōng在给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和华东局的电报中预示:陈赓兵团8 月下旬出豫西建立鄂豫陕根据地,陈士梁、唐亮来往陇海南北机动,叶飞的华野1 纵、陶勇的4 纵等两纵出闽浙赣,两广纵队受叶、陶指挥随行。
电报说:“叶、陶两纵出闽浙赣,创立闽浙赣根据地。其步骤:第一步,于现在休整数日,迅速歼击泰安、大汉口、肥城、平yīn、东阿、东平地区之敌,占领该地区,以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时间在该区内(或聊城)完成休息、补充、配备干部及政治动员;第二,出至皖西,建立临时根据地;第三步,相机渡江到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第四步,致闽浙赣根据地。”
同时,máo zé dōng还考虑组织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准备将外线出击到长江以南。
可是,由于雨季打得很苦,华东野战军部队损失较大,陈毅和粟裕对方案十分慎重,于7 月17日致电中央,建议华野西兵团暂不出动:“如中央最近期内,准备以1 、4 、6 纵队向长江以南出动时,则将1 、4 纵队开河北整补一个月,待机南下,执行新任务。如无此必要,由拟将两纵分到西南方面,执行游击任务,自求整补。”
收到此电,máo zé dōng和其他四位书记反复进行了研究,认为派兵南下的时机尚不成熟,复电陈粟“半年内,不拟派l 、4 纵去江南”。事情暂时搁了起来。
此后的半年,战局发生重大变化。10月15日,máo zé dōng电示陈、粟:“战局可能发展得很快,6 个月内(10月至3 月),你们各纵在河淮之间作战……6 个月后(约明年4 月),你们须准备以一个或两纵队出皖浙赣(不是闽浙赣)边区。那时拟由刘邓方面派一个或两个纵队出湘鄂赣边区。当你们派部出迫浙赣时,拟由许谭所部四个中抽出一个加强你们两兵团兵力,但此是预计,须待那时考虑方能确定。”
11月20日,陈、粟复电中央,如实汇报了华野进入预皖苏的情况:“南下后,脱离后方,无休息整顿,连续作战,艰苦疲劳,情绪受影响。打了几个胜仗后逐渐好转。但部队水土不服严重存在,从而影响指战员决心与信心。有的部队风闻要南渡江南,思想波动。”
8 天后,máo zé dōng又亲自复电粟裕并转告陈毅:“……在明年8 月以前,不准备派主力部队,各部均要在现地安心工作与作战,又准备在明年8 月以后,派一部队渡江南进,究派何部,临时决定。”
就在máo zé dōng与陈、粟筹划渡江事宜时,邓刘大军已由大别山区直捣长江北岸的望江地区,控制了长江北岸300 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