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2/5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48年2 月初,在白雪覆盖的陕北米脂县杨家沟,máo zé dōng起草了致东北野战军

    林彪(司令员)、罗荣桓(政委)、刘亚楼(参谋长)的密电,阐发了要求他们把

    作战的重心移向北宁线,南下北宁线,截断敌军由陆上退往关内的通路,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他指示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你们应准备对付敌

    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华北,后来又决

    定不撤。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军以更大打击的

    缘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仗,杨罗杨出平

    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xìng就将突然增长,其时

    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因此你们应准备于一个月内完成现地区之作战,而于

    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个战役(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休整,准备应付上述可能的

    新形势。但不知部队情况许可这样做否。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

    方向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昌、滦地带,对于

    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

    máo zé dōng的战略决策已经成熟,他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歼灭为有利。”

    máo zé dōng认为,东北战场形势对于解放军特别有利。

    经过1947年冬季攻势,至1948年3 月,东北战场上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

    化。guó mín dǎng卫立煌集团只有正规军48万余人,加上非正规军7 万人,共计约55万余

    人,分别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点上,彼此互不相联,企图集中兵力

    重点守备,以钳制东北解放军于关外,并相机打通北宁线,若形势不利即撤往关内。

    与guó mín dǎng相比较,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连同地方部队已有100

    万人,兵力占优势,装备也比较好,而且解放了东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的人口,

    控制着95%以上的铁路线。

    在此情况下,guó mín dǎng守军士气低落,处境艰难,就连guó mín dǎng的国防部长也不得

    不承认:经过解放军的迭次进攻,东北“军心战力均未恢复常态,将士亦多无斗志”。

    因此,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可以把初战胜利建筑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此外,卫立煌集团是guó mín dǎng军的主要战略集团之一。1948年春,蒋介石在考虑

    南撤问题,准备保存这支队伍,放弃沈阳,将主力撤至锦州,进而转用于华北、华

    中战场,但因政治、军事上的种种原因而顾虑重重,举棋不定。打东北可以抓住蒋

    介石犹疑不定的时机,将东北guó mín dǎng军就地歼灭,以免其撤向关内,增加以后决战

    的困难。

    同时,máo zé dōng根据敌情分析认为,如果解放军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北

    战场,一是力量不足。二是会受到傅作义、卫立煌两大集团的夹击而陷于被动;如

    果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东战场,同样是力量不足,而且会使东北敌人迅速

    撤退,从而实现了蒋介石的战略收缩企图。所以,决战从东一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