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是长围,在一定的圈子内,围死他,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9.这两种攻城战术,强攻与长围,如有家务,可采取第一种。打久了第二种也出现了。如家务不大,攻一城将pào弹、zhàyào耗尽,一时难补充,则不如打野战。打长春要看家务大小决定。”

    当天,máo zé dōng将这封电报转给东北野战军,并要求东北野战军领导对朱总司令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给以回答:“(一)以两个或三个纵队及几个独立师攻城,以七个到八个纵队准备打援是否可能。(二)两种打法是否可能:甲、能强攻则用强攻办法;乙、不能强攻,即攻占一半或三分之一之后,改用长围构筑坚阵,以一部围困该敌,主力休整待机。(三)你们弹yào方面是否经得一次大消耗。”

    6 月5 日19时半,东北野战军领导人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了东北野战军部队行动的三个方案:一、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但无把握,成功的可能xìng较小。

    二、目前以少数兵力围困长春,封锁粮食,主力到北宁线、热河、冀东一带作战,但南下作战除可能到处扑空,或因敌集中不好打外,粮食极为困难,同时,长春之敌又可能乘机逃回沈阳,可能造成两头都无战果的结局。

    三、用二到四个月的时间,对长春实行较长期的围城打援、然后攻城的办法。

    东北野战军领导人认为目前采取第三个方案为好。

    6 月7 日15时,máo zé dōng复电,表示基本同意第三个方案,并就攻城的关键、攻城方法、歼灭援敌、兵力分配、断敌粮道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指示东北野战军领导人要“精心组织这次战役,预先估计到战役将要发生的各种困难,逐步总结经验直至完全胜利”。

    在电报的最后,máo zé dōng又一次提到南下作战问题,指出:“在攻长春的三个月至四个月时间内,你们必须同时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张家口、大同区域作战或在冀东、锦州区域作战所必需的粮食、弹yào、被服、新兵等项补给和道路运输准备工作。”

    máo zé dōng还十分关切地告诫林彪必须注意指挥所的安全。

    按照máo zé dōng的部署,东北野战军从6 月25日开始,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的战略。

    从东北野战军提出攻打长春,到改为久因长围,这中间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máo zé dōng虽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但一直没有下最后的决断,一直尊重东北野战军领导的意见而耐心等待着。

    从那些电报中,máo zé dōng没有看到野战军方面必胜的信念。相反,他从字里行间中感觉到了林彪他们的谨慎和犹豫。东北野战军在经历了三年艰苦创业的岁月之后,终于成为一支强有力的部队。máo zé dōng必须爱护这支部队,他虚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且为他们提出的计划进行更周密详细的部署,以弥补其不足和疏漏。当长春之争结束后,máo zé dōng再次把视线转向北宁线,转向锦州。在那里,争论仍在继续。

    máo zé dōng也曾设想把攻打长春作为东北战略决战的序幕,6 月3 日,他急电林彪、罗荣桓,就攻城方法作了具体指示,要求“必须采取地道作战与地面作战相结合,方能减少伤亡与保证胜利”。

    不日,朱德总司令也电示说:“再一种攻法是长围,在一定的圈子内围死他,使其粮弹俱困,人心动摇时再攻。”

    6 月10日,东北野战军一部已攻到长春南郊之南湖洪熙街上了。林彪、罗荣桓考虑:第一,若继续攻打长春市区并一举攻占,就可能吓跑沈阳、锦州两地之敌,使其迅速撤至关内,从而无法达到就地全歼卫立煌集团的战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