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门个旅)则因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而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动地位。不如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为适宜。再则,今年9 月至明年6 月的十个月内,你们要准备进行三次大战役,每次准备费去两个月左右时间,共费去六个月左右时间,余四个月作为休息时间。如果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máo zé dōng在电报最后特别提醒东北野战军:“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yào、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

    这一部署表明,máo zé dōng已把北线作战的突破口,选在了锦州地区,提出了攻锦打援、中间突破、两翼机动的作战方针。这份电报在收人(máo zé dōng选集)时,被加上“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标题,可见其指导作用十分重要。

    林彪终于相信máo zé dōng切断北宁线、“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是一着绝妙好棋,他钦佩máo zé dōng的敏锐眼光和排山倒海般的伟大气魄,经与罗荣桓、刘亚楼研究后,于9 月9 日复电中央军委,表示完全同意军委指示电精神。

    第四章 风起黑土地

    9.林彪“拉条子”

    东北的秋天,风猛雨勤。雨,浙浙沥沥的落着,敲打着黑色的泥土,宛如珍珠帘带,覆盖着黑油油的原野,覆盖着哈尔滨南边一座名叫双城堡的小镇。

    在双城堡众多的土屋构成的街区中,坐落着一座由砖瓦结构建成的小院。这个小院古色古香,房屋齐整,白灰抹墙,青砖铺地,六根红漆木柱,擎着两米宽的廊檐,檐下青砖雕着凤凰、花草,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整个房屋建筑虽年久失修,但仍不失往日富门宅邸的气派。

    东北野战军的前线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院分两处,东西各成一体,一道月亮门由中间打开,把两处联结起来,西院为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东院住的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

    林彪到东北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刚人不惑之年的林彪,善用疑兵,声东击西,隐蔽自己,从侧翼和敌后奇袭和伏击敌人。他所统帅的东北军区下辖司。政、后机关及冀察热辽等12个军区和军政大学等,总兵力达33万余人,东北野战军总兵力达70余万人,下辖2 个兵团,12个步兵纵队,1 个pào兵纵队,1 个铁道兵纵队。

    夜幕中,雨仍下个不停。桌子上放着9 月7 日máo zé dōng以中央军委名义发来的电报。林彪静静地躺在躺椅上,审视着墙上的作战地图,时而苦思冥想,时而自言自语。

    良久,他从躺椅上站了起来,从审视的作战图上收回了视线,站起来开始在青砖地上有节奏地踱了几个来回,然后坐在写字台前凝神、运笔,用那支红色油笔在十六开白纸上缓慢滞重地写下一行行并不连贯的字,写好了字的纸有的被叠放好,更多的则被搓揉成团,扔在脚下。

    这是林彪多年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