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截断。

    对于廖耀湘兵团可能占领彰武,máo zé dōng早有预料,他在10月12日致电林、罗、刘,指出,这“表示卫立煌想用取七巧方法,引我回援借此解锦州之围”,“只要你们能于一星期内攻克锦州,则该敌无论如何是不能迫近锦州的,锦州一克,该敌又必立即后撤”。

    在廖耀湘占领彰武后,为了保证前方粮弹供应,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动员大量民工用骆驼、骡马驮载粮弹,由宣传部长萧向荣带队,通过沙漠地区,绕道运往前方。本来卫立煌。廖耀湘切断解放军运输线,是想“围魏救赵”。但是,解放军的运输线可以绕过彰武而仍然畅通,卫、廖此着也就落了空。

    这时,廖耀湘打电话给卫立煌,说激战三天却毫无进展。如果葫、锦线打不通,要想东西对进,夹击锦州共军,势必成泡影。他主张西进兵团主力暂时应控制于彰武、新民之间的新开河以东地区,而以一部分兵力出新立屯、黑山地区。

    卫立煌同意廖耀湘的意见,但蒋介石则接连电示廖耀湘急进锦州。在如何使用西进兵团问题上,guó mín dǎng的军事统帅再次发生矛盾。

    13日上午,卫立煌与蒋介石驻沈代表罗泽乘专车来到新民,在廖耀湘陪同下视察彰武前线。吃过午饭,三个人得知锦州、塔山对国军不利的战况,都非常忧虑,廖耀湘趁机提出了将兵团主力留置新河以东的计划,卫立煌立即表示赞同,说:“锦州恐怕靠不住。万一锦州失守,则渡新开河西进的辽西兵团,就会陷于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

    罗泽坚决反对这一计划,认为这与蒋介石的意旨不符。罗甚至说:“战况危险和地形困难,不能成为不打仗的理由!”

    以辈份而言,罗比卫、廖都小得多,不过此时他在蒋介石身边,颇为得庞,所以盛气凌人,出口就想教训人,这使卫、廖二人感到很难堪,结果弄得不欢而散。当天罗回到沈阳,立即致电蒋介石,告了廖耀湘一状,说他想逃避打仗。

    13日午夜,蒋介石亲自给廖耀湘打去电报,要廖亲率辽西兵团主力,星夜渡新开河进占新立屯,并紧接着向锦州推进,警告廖:“如再延误,将以军法从事!”

    廖耀湘读了蒋的来电,感到心情沉重,气愤地说:你们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送掉兵团的主力,那我也不能再负责任,就由你们去吧!

    14日早上,廖耀湘下令兵团主力立即渡新开河西进。

    廖耀湘明白,一渡过河,兵团便失去了进退的自由,在下了这道命令之后,一条新开河,对于廖耀湘兵团来说,就等于一道生死存亡的鸿沟。

    20.范汉杰叹服: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下不了这个决心

    锦州城破,蒋介石焦急万分。就在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的各纵队,在锦州城内与guó mín dǎng守军展开巷战时,蒋介石第二次亲临沈阳督战。

    蒋介石这次带来了时年44岁的嫡系将领、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

    蒋介石在沈阳的住处戒备森严。当天晚上,杜聿明告诉卫立煌,蒋介石曾派空军给长春的郑洞国投下一封亲笔信,命他率部突围,同时又给守锦州的范汉杰投一信,命他自审情况突围到锦西。卫立煌问这两封信投下后果怎样?杜聿明说,这样一来,两处全完了。卫立煌又问是何原因?

    杜聿明解释说:“郑洞国一定会执行命令,但要激起军变;范汉杰会乘机西逃,结果将是群龙无首。”

    杜聿明接着问卫立煌为什么不动声色,是否有办法可想。卫说:“总统亲自来指挥,当众再三说明他负全部后果责任,我不应该多说。当晚,东北总部电务科向卫立煌报告,锦州指挥所电讯中断,卫立煌命令将此消息立即转告蒋介石。

    对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