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3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磋商。

    在这战局瞬息万变的关键时刻,远在西柏坡的máo zé dōng和淮海前线各位指挥员都在苦苦思索下一步的作战方向。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后期,敌军主力被分割在三个互不关联的地方: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在徐州及其以东;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在蚌埠及其以北;黄维兵团进到南坪集以南。根据这一态势,刘陈邓提出下一步作战设想:将中野和华野一部转用于南线,打击黄维或李延年、刘汝明兵团。

    早在战役打响不久,统帅部与前线就讨论过第二阶段行动方案。

    máo zé dōng认为邱、李两部不敢轻举妄动,老蒋可能对刘汝明不放心而将黄维兵团调至蚌埠地区,遂于11月11日17时,致电刘、陈、邓、粟等,在分析上述形势后,指示他们说:“在此种形势下,只要你们歼灭黄百韬孙元良两兵团,占领宿县及徐蚌段铁路,徐州就处于被我包围中,就可以准备第二步歼灭邱李,夺取徐州。”“在黄孙被歼,邱李被围的情况下,蒋介石有令邱李向南或向西突围,而令黄维接应他们突围之极大可能。因此,在歼灭黄百韬、孙元良后,粟陈张、谭王李所部,除以一部位于徐州以东外,主力应迅速移至以宿县为中心之徐蚌路及其两侧,中原我军及华野3 、广两纵,则应待粟谭到达徐蚌路后,迅速移至水城,商丘之间,隔断黄维与邱李之联系,完成攻徐作战之战略展开。”

    面对华野数十万部队一直与黄百韬兵团鏖战的艰难处境,刘、陈、邓忧心如焚,11月14日10时致电军委,称:“黄维集阜阳、太和后有三种可能:一是暂停观变,然后决定行动;二有出毫州、涡阳向永城,或出涡阳、蒙城向宿县;三是东开蚌埠,掩护南京。我之方案:1.如敌出永城或宿县,我以集中1 、2 、3 、4 、6 、9 及华野3 等八个纵队,破击黄维为上策。……2.如华野一时尚难歼灭黄百韬主力,而我们又不能不以4 、3 、广纵拉住邱孙两兵团,再定行动。3.如黄维暂在阜阳、太和等八军,我则监视之。如黄维移蚌埠,我则仅以一部钳敌,2 、6 等纵主力移至蒙城地区待机。”

    但那时máo zé dōng最关心的是徐州集团,仍然设想诱使邱清泉、李弥东援以利歼击。11月18日24时,他致电刘、陈、邓并告粟、谭说:现刘峙令黄维由蒙城向宿县,令李延年率39军。99军由蚌埠经固镇、大店集向诸兰,以上两路均为攻击兵力,令刘汝明由蚌埠向宿县,为宿蚌段的守备兵力。对于上述敌人,我们意见:甲。完全同意刘陈邓办法,以1 纵在蒙城、宿县间作下面防御,以2 、6 纵组成突击集团,打黄维后尾,只要能歼其二三个师,就可停止其前进。这是最主要的一着。乙。以九纵对付刘汝明,节节阻止他,不和他打硬仗,着重写信派人劝告刘汝明、刘汝珍、曹福林反蒋起义,同时展开公开的政治攻势。丙。以3 纵、4 纵再加叶飞1 纵对付李延年,不要打得太早,先以小部接敌,逐步后退,放敌进入大店集一带地区,达到全部歼灭该敌之目的。此战胜利,即协同9 纵歼灭刘汝明,打开南线局面。

    谭王指挥之4 、6 、8 、9 及13纵,于歼灭黄兵团余部后,迅速移至徐州、宿县间,作为南线的预备队,准备协同南线各纵歼灭黄维。只要南线各敌约有一半左右被歼,无法北进,北线各敌就成瓮中之鳖,可以逐步歼灭。

    应尽一切努力,控制徐蚌路一段于我手中,务必隔断南北两敌,使之不能会合。

    你们意见望告。

    按照中央军委意图,在歼灭黄百韬后,淮海战场上将北打邱清泉、李弥,南打李延年、刘汝明,同时进行两个歼灭战,而中野只剩下第1 、2 、6 纵队共六个旅不足6 万人将对付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