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6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法,商量来商量去,只得下令向固镇转移。

    就在黄维下达向固镇逃窜的命令时,埋伏在治河两岸的中原野战军各纵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黄维,将企图逃跑的黄维兵团团团围住。

    在河北岸的陈赓、秦基伟也率部掉过头来对黄维兵团的正面发起了冲击。

    埋伏在治河南岸的杨勇、陈再道、陈锡联、王近山、王秉璋等,也率本部杀来,如蚊龙出水,直扑黄维兵团的后路。

    顷刻间,黄维兵团各部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在混战中,其后卫部队第18军第49师被全歼。

    在中原野战军各部的勇猛攻击下,黄维兵团各部溃不成军,在北面的第14军被冲得七零八落,纷纷南逃。第14军南逃的散兵满山遍野,又冲散了第10军。中原野战军衔尾追击,黄维各部拼命南逃。

    在一片混乱当中,黄维连忙下令,要求各军就地固守,后退者斩!在黄维的严令下,溃散的各军渐渐收拢,凭借双堆集附近的一些村庄和土丘,负隅顽抗。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黄维兵团才稳定了局势。而中原野战军各纵终于抓住了溃逃的黄维兵团,并将其团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在中原野战军猛烈攻击下,黄维未能突出包围。战至25日夜,黄维兵团4 个军12万人全部被压缩在侩河、淝河之间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不到10公里的狭小地域内。黄维又陷入了黄百韬曾经历过的处境中。

    当时战场上的态势是,从徐州到蚌埠,由海州到商丘,蒋军南北对进、东西呼应的四个兵团都被重兵阻滞,也就惟独这个黄维兵团,在战场上得以左右闯dàng。其实,黄维兵团已经陷入我总前委的陷阱之中。总前委刘陈邓等首长对黄维兵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敌人主官的军事xìng格十分熟悉,知道他们色厉内茬,志大才疏,威加而恩寡。在黄维兵团自觉天马横空,不可一世的时候,我军的大网正向他们盖来b 我中野第4 、9.11三个纵队在东平集、邵围子一线由东、北向西、南压缩;第6 纵和陕南20旅由南向北压缩;1 、2 、3 纵由西向东压缩,八个纵队构成巨大的包围圈,加上华东野战军的第7 、3 、13纵队协同作战,黄维兵团的12万人马被困在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里。

    黄维兵团本是增援部队,反而被围,大为恐慌,急忙向蒋介石呼救求援。

    总前委指挥部,屋里屋外传送着一个喜讯。听完王近山用电话向总前委报告在双堆集包围黄维兵团的喜讯,邓小平点燃一支香烟,脸上露出了笑容。陈毅摘下挂在墙壁上的军用水壶,给邓、刘和自己满上了一杯白兰地。

    刘伯承兴奋地说:“黄维这12万兵马,被围在20里长、15里宽的地段上,这极好算账,平均每500 米长宽的地段上就有400 多敌人官兵,任何一pào下去都要伤着敌人!”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幽默地说:“真是十五个驼子团党七拱八翘地挤在一起!”

    邓小平说:“黄维兵团,是白崇禧的精锐之师,号称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们倒要看看他守着这两个砂谷堆,怎么样攻如猛虎,动如脱兔!”

    陈毅一边把杯子拿给刘、邓,一边说:“消灭黄维兵团,这是淮海战场上承前启后关键的一仗!”说着端起酒怀,抿了一口白兰地。

    南京,官邸会议室。

    蒋介石正召集陆、海、空三军首脑人物高级幕僚开会。

    蒋介石正得意于他的决策:南北对进,夺取宿县,打通徐、蚌jiāo通。他站在地图前,脸上出现了难得的笑容:“这就形成对共军的夹击之势。我们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变被动为主动。”

    顾祝同接到黄维的电报,大惊失色。顾祝同用颤抖的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