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0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坐在那里,有滋有味地抽着手中的香烟。

    陷入困境的傅作义,又想到了彭泽湘、符定一从石家庄带回的中共以聂荣臻名义给他的密信。

    11月18日,彭泽湘、符定一两人来到石家庄时,máo zé dōng并未把谈判的路堵死,他以聂荣臻的名义,致信彭、符,信中写道:“某先生有志于和平事业,希派可靠代表到石家庄先作第一步接洽,敬希转达某先生。

    máo zé dōng在这封信中提到的某先生就是傅作义。

    对于解决华北敌人,máo zé dōng准备了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两手,máo zé dōng认为“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此种可能很大”。他要求平津前线指挥员要抓住时机,与傅作义进行政治谈判。11月26日,他在给林罗刘电报中指出:不解决傅作义部,即使占领平、津也是不稳固的,但在尚未解决蒋系中央军以前,假如傅作义真愿意谈判,我们应当和他谈判,以便分化傅。蒋,首先解决蒋系,但不给傅以任何政治上的借口。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计划。同时,我们也准备第二个计划,即在有某种确定需要时真正允许傅作义反正,暂时不作此项实际决定。

    在陷入死棋的困境后,傅作义也决定试探和谈,于12月7 日派其亲信崔载之和中共地下党员李炳泉前往东北野战军辖区进行接洽。这一天,崔、李二人在北平北南河沿南口乘汽车,出北平城,来到东北野战军第1 纵队前线同令部,要求与中共谈判。为保密起见,傅作义派其联络处长、李炳泉的堂兄李腾九带电台称病住院,与各方隔绝,专门与崔、李所携电台联络。

    第M 天,第u 纵队司令员贺晋年、政委陈仁麒等开始同崔载之进行谈判。贺、陈告诉崔载之:解决guó mín dǎng在华北的军队是解放军的基本原则,只有在此原则下才能进行谈判。崔载之通过电台,将这一原则报告傅作义。傅于12月10日回电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参加联合政府,军队为联合政府指挥;第二,商定起义时间,并在一定时间内为他保密;第三,要求中共停止战斗,双方谈判解决。

    这三个条件,与11月18日彭泽湘、符定一到石家庄带的信息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又提出了军队停止战斗。

    此时,平张线的战局进展迅速。12月14日,傅作义的嫡系部队第35、105 军被围,第104 军被歼平津地区。东北野战军大军突然而至,兵临北平城,使傅作义受到极大震动,尤其是他的王牌军第35军被围,更使他坐卧不安。这天晚上,他又通过电台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军队不要了;第二,两军后撤,谈判缴械;第三,由傅作义发电缴械。

    12月15日20时,第11纵队向林罗刘汇报了同傅部代表谈判的情况。

    当天,第11纵队将崔载之、李炳泉两人送到蓟县前线指挥部。罗荣桓政委让东北野战军司令参谋处长苏静接待了他们。

    为了不暴露前线司令部的位置,苏静接受任务后,带上10多名干部战士,一起来到离平津前线司令部驻地不远的八里庄,住进村西头的周庆海家,作为接待傅方谈判代表的地方。这是一座有两层院落,十几间房子的宅第,原是地主的家产,土改时分给了世代扛长活儿的周庆海。

    12月16日10时,林罗刘向中央军委作了报告,并把第11纵队的报告转呈中央军委。林罗刘表示:必要时我们可以到通县附近直接主持这个谈判。攻占北平、天津,全歼守敌,我军均有绝对把握,因此,谈判内容以争取敌人放下武器为原则。

    máo zé dōng分析,傅作义的三个条件不像真正的谈判条件,而很可能是出于解放军突临平北城郊,傅为了争取布防时间才提出来的,而且,傅派崔、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