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g支24.3万余枝,机qiāng5000余挺,火pào1300余门,收复县以上城市ho余座。并一度攻入归绥、天津、保定、石门、芜湖等城市,切断了平绥、北宁。同蒲、平汉、津浦、正太。德石、胶济、陇海、广九等铁路,取得了全面反攻的重大胜利。
日本政府对于战败投降这一事实一直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的。当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波茨坦公告》发表以后,日本大本营甚至下令各地日军继续顽抗。直到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后,才不得不重新考虑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告最后投降。
8 月8 日下午,东乡外相谒见裕仁天皇,建议迅速接受《波茨坦公告》提出的关于日本投降条件,裕仁在无可奈何之中也表示应该争取尽快结束战争。当夜,日本收到苏联对日宣战的消息,但是在9 日上午召开的战争指导会议和下午召开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对在什么条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问题上无法统一。是时,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袭击的消息传来,日本慌忙中于9 日夜11时50分至10日凌晨2 时在皇宫防空洞内召开御前会议,然而讨论了两个小时之久仍无定论。
这时,日本外相东乡,首相铃木主张在保留皇室这个条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陆相阿南。参谋总长梅津。军令部总长丰田则坚持要在保留皇室、自主地撤兵、在本国处理战争责任者。不实行保障占领这四个条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否则将继续把战争打下去。由于两种政见相持不下,铃木最后只得请求天皇“圣断”,此举为日本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对此,裕仁表示同意外相意见,接受盟国公告提出的条件。裕仁指出:被我战力悬殊,纵继续战争,徒使无辜涂炭,文化摧毁,导致国家灭亡,尤其原子弹出现,后果更为严重。为此,决定结束战争。裕仁说出此番话后,满场只有呜咽之声,要求在保留天皇的条件下投降的事就决定下来了。
8 月10日上午,日本外务省将《关于接受美、英、中三国共同公告的照会》,拍发给驻瑞士公使加濑及驻瑞典公使冈本,令其转达给美、英、苏、中四国。
与此同时,外务省于10日夜将以上照会对国外作了秘密广播。但是,日本陆军部为维持军队士气,陆相阿南于10日下午4 时发表谈话,鼓动日军战斗到底。
同盟国方面反映是迅速的。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将中、美、英、苏四国对日乞降照会的复文,送jiāo瑞士公使馆dài bàn葛拉斯理,托其转达日本政府。该复文指出: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之命令。最高统帅将系取其认为适当之权力,实施投降条款。日本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能签字于必须之投降条款,裨波茨坦公告之规定能获实施,且须对日本一切海陆空军当局以及彼等控制下之一切部队(不论其在何处)实施号令停止积极活动,jiāo出武器,此外并须发布盟国最高统帅在实施投降条款时所需之其他命令。日本政府在投降之后,应立即将战俘及所扣侨民运至指定之安全地点,能速登同盟国之运输船只。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愿确定之。同盟国之武装部队将留于日本,直至达到波茨坦公告所规定之目的为止。
要日本痛痛快快接受公告并非易事。当日本政府收到这个答复后,其内部一下子zhà了锅。12日,陆军大臣及参谋总长联名向大本营直辖的军司令官发出明确反对的电报,要求再次发出照会,表明日本的态度,如不同意即继续战争,以期死里求生。军部的一些将校则计划动用武力,弹压主和派,以维持天皇制度。
8 月14日10时50分至12时,日本在皇宫防空洞内召开了最后一次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