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3/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宣传,抢先取得国内外公开地位而发,除李运昌部队外,并非要吕、张、万等部马上开往东北四省,而应依中央的指示,动员全军执行当前任务勿懈。惟山东万毅部,应准备待命出发。

    中央1945年8 月11日máo zé dōng及其中共中央核心层的领袖们眼睛盯住了整个大东北。然而消息传来,苏联8 月14日与guó mín dǎng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两国政府还互换了关于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的照会。这些条约和协定,保证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作为jiāo换条件,苏联政府承认guó mín dǎng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确认在东北“一俟收复区任何地方停止为直接军事行动之地带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好担负管理公务之全权”,准备把占领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jiāo给guó mín dǎng。苏联的此种以己利益为中心的对华政策条文犹如一盆凉水泼到了中共领袖们头上。仅从条文上理解,形势对中共很不利。决定变不变?东北还去不去?

    久经腥风血雨斗争考验而又经验丰富的中共领袖们认准了大东北这块宝地,几乎没有丝毫的动摇,不管你“老大哥”如何态度(此间斯大林与máo zé dōng和中共中央一直未直接联系,中共对苏联的态度一时不十分清楚)。

    为了关东,中共中央动员了全党和全国各个解放区的力量。

    8 月17日,政治局委员、中央候补书记彭真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晋察冀晋绥分局和太行太岳区党委,指出:“你处所有东北籍及曾在东北工作过之干部,凡可能调出者,望立即集中待命;其工作不能立即离开者亦望即找人接替,准备第二批集中待命。”

    8 月18日,máo zé dōng致电罗荣桓、黎玉,做出具体部署:万毅支队即调东北,经河北至热河边境待命。该支队现有2500人,汰去老弱及开小差者外,能有1500人到达目的地即好。东北干部凡能调动者,尽可能调至万部。万电台与军委联络。

    为适时发展东北,中共中央继电令冀热辽军区和山东军区万毅部率先北上之后,由máo zé dōng拟稿,以中央军委名义电示各地布置挺进关东事宜。máo zé dōng指出:红军占领东北,guó mín dǎng力图争夺东北。我方除李运昌率三个大团深入辽宁,冀东、冀察两区各有一部深入热河之外,中央决定从山东调两个团(万毅支队在内),冀鲁豫调一个团,冀中调一个团,共四个团,归万毅率领开赴东三省。山东之两团,限在10天内准备完毕,即行出发,经河北会合冀鲁豫及冀中之两团,开至热河边境待命。

    ……另有陕甘宁边区配备一个团,晋绥军区配备三个团,中央配备一个干部团,共五个团,由吕正cāo、林枫率领开赴东三省。

    依地理位置而言,从山东进入东北最为便利,故máo zé dōng对于八路军山东军区出人出qiāng进入关东寄予的希望和托付也最大。

    8 月22日,máo zé dōng发出关于派人打人满洲开展地方工作给山东分局的指示,要求:……为迅速争取满洲起见,分局应即抽调大批干部在红军占领旅顺大连之后,穿便衣到满洲去,进入建立地方党、地方政权,发动与组织群众,……如果红军能允许山东八路军部队进入满洲(先去jiāo涉)肃清散敌与汉jiān,则应从山东抽调部队用东北义勇军名义进入满洲。

    máo zé dōng不仅战略眼光过人,而且十分善于集中政治局请成员的智慧。8 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máo z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