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确规定所有中国籍人员,不论军民均归中国管辖,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如此,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活动,只要它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jiāo条约上的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最大之同情,同时guó mín dǎng在东三省与热、察又无基础,guó mín dǎng派军队去尚有困难,现在道路还不通,苏联红军将于三个月内全部撤退,这样我党还有很好的机会争取东三省和热。察。

    要求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还指出:晋察冀与山东应派得力干部带电台到苏联红军后方了解情况,随时报告。中共中央在给各地的电示中还要求“山东干部与部队,如能由海道进入东三省活动,则越快越好。”

    该电示中还要求晋察冀解放区、山东解放区进军东北的部队和干部应迅速出发,“但要用东北地方军和义勇军的名义,非正式进入东北,不要声张,不要发表消息……不要勉强与红军作正式接洽与联络……”这说明,中共中央虽然早已有争取东北的预案,但由于对东北的情况不大了解,又考虑到条约的限制和不明苏军的态度,因此尚未最后定下派大部队前去争取东北的战略决心。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央对于东北的了解越来越清楚,对于争取东北的决心也越来越大了。解越来越清楚,对于争取东北的决心也越来越大了。

    10.抗联是关东抗日的主力军

    在东北坚持抗战的领导力量和部队是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这支人民武装在这片黑土地斗争最英勇,人民最拥护,牺牲最重大,坚持最持久。一提起抗联来,关东大地上不论男女老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31年“九一八”事变bào发,日军pào轰中国东北军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guó mín dǎng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蒋介石把张学良的几十万东北军撤到关内,使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抗战,自1931年10月起,陆续派出中共满洲省委、省军委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童长荣、冯仲云、夏云杰、王德泰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抗日游击武装,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在孤悬敌后14年中,东北抗日联军始终高举抗日救国大旗,与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日伪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推迟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在东北牵制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全国抗战,为全民族的御侮打下了基础。全国xìng抗战bào发后,抗联的斗争进入了更加艰苦的阶段,而他们的斗争却更加坚决。1945年8 月,抗联部队又协同苏军进军东北和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为中共创建东北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东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关东大地的白山黑水是抗联将士浴血抗敌的战场。

    1933年秋,在东北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至1936年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最盛时期发展到11个军3 万多人。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从1933年到1944年,抗日联军同日伪军作战1199多次,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1938年11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给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义勇军和东北同胞发来慰问电,称赞东北抗日联军是“在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 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máo zé dōng还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人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