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并转报给中共中央。
但是仅仅靠上述情报仍解决不了问题,中共中央对部署大规模行动仍有顾虑。
9 月11日,先期到达东北大连同苏联红军取得非正式联络的中共胶东区党委的吕易来电,报告他们到达东北后的情形。尽管苏方并没有允诺中共领导的军队进入东北的大城市和要道,但具有过人眼光的刘少奇仍决定加大进军力度。他当天向máo zé dōng报告说:胶东区党委派吕易率一排武装乘汽船到大连与红军联系,现已返回,红军某少将与之非正式接头。据称我在乡村活动,红军不加干涉,在大城市组织非武装之团体亦可。现红军只控制大城市及要道,乡村及内地小城市相当混乱,伪组织有的等待jiāo待,有的畏罪逃跑,有的小城市被土匪占领,群众情绪极高,自动殴打日人,并有自发组织。我在东北之抗日同盟会员,有大作用及活动。我一排武装在大连登陆后,一经号召便有数百人参加工作。从胶东去东北,水路甚便。亦甚安全,部队过海船只亦不成问题。胶东已决定派两个营及百余于部即去东北。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已电山东抽调四个师十二个团共二万五千至三万人,由萧华率领即日分散进入东北;并已电华北各地去东北干部即日集中起程。
为适应这一部署,刘少奇向máo zé dōng建议派一个“有名的军事指挥员”和一名“最高负责人到东北去领导。”
经过几次电报来往磋商,9 月13日,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初步拟议彭真、康生和程子华前去东北,“组织东北中央局,以彭为书记,以便迅速开展东北工作”。当天深夜,máo zé dōng和周恩来复电同意。至此,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在相当程度上转向了东北。
是时由于中共抗日军队进入沈阳并接收一些城市的活动,引起了guó mín dǎng政府的恐慌和美、英等国的关注。guó mín dǎng政府强烈指责苏联政府违反中苏条约规定,并再三提出抗议,美国和英国则在外jiāo上不断向苏联施加压力。在紧迫而又关键的复杂形势下,驻东北的苏军远东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经请示苏共中央,决定派代表赴延安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这就顺应了中共中央控制东北和掌握东北所急需情报的需要。
9 月14日,先期进入东北收复山海关和锦州等地后迅速自行进入沈阳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经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运昌的批准,陪同苏军驻东北的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全权代表苏军上校卫斯别夫(中共中央文电中译成贝鲁罗索夫中校)以及苏军中校副官谢德明,乘苏军运输机从沈阳直飞延安。
14日上午,卫斯别夫、曾克林一行飞抵延安。飞机在延安东关机场着落后,受到了熟悉俄语的杨尚昆、伍修权的迎接。
朱德作为中国共产党抗日军队的总司令在王家坪总部会见了苏军代表。陪同的还有伍修权。双方进行了认真的谈判。苏军代表奉命转达苏方意见,为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规定,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大城市必须jiāo给guó mín dǎng。中方提出,热河、辽宁部分地区,从1937年抗战bào发时即有八路军活动,并开创冀热辽根据地,而且这一地区不在中苏条约范围之内,应jiāo给中共。卫斯别夫给中共中央带去了耐人寻味的谈判条件。譬如“按照红军统帅部的指示,蒋介石军队与八路军之进入满洲,应按照特别规定之时间”:“在红军退出满洲之前,蒋军及八路军均不得进入满洲”;并要求朱总司令发布命令,命令已进入满洲、热河的八路军,“退出苏军占领之地区”。由于朱德和伍修权的力争,中苏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即苏军同意将原属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范围内的锦州、热河两省完全jiāo给中共接管(锦州为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