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者是大后方到处是一片荒凉破败

    的景象,这次战争对于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程度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美国

    驻重庆的情报官员们向其政府的报告中是这样记述的:中国的情况,无论在哪个方

    面都很糟。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全部停顿。通货急剧膨胀;学生、职员和士兵都感到

    生计难以维持。中国的铁路叨%陷于瘫痪。全部车辆都被砸烂焚毁,隧道和桥梁被

    破坏,中国曾极为依赖的内河航船几乎全部毁坏,或因桔据而无法经营,在大多数

    地区,公路破烂不堪,各种货运车辆都为数极少。

    以上是外国人的记述,从中反映出了抗战后中国的jiāo通业瘫痪的实际情况。蜀

    道难,难于上青天。重庆这地方日本人进不来,但中国人又出不去。日本投降正值

    8 月,连续暴雨使江水猛涨,当时大后方为数不多的几条旧轮船,想运送成千上万

    的乘客,犹如杯水车薪。许多人只得乘汽车沿着艰险的盘山蜀道,转至贵州、广西,

    最后从越南走海路辗转广州、上海。

    抗战胜利了,整个中国就像是一棵结满鲜桃的大树,够蒋介石吃一阵子的。其

    中南京、上海、北平、广州、青岛等大城市则是这棵大树上的大桃子。为了抢夺胜

    利果实,蒋介石在调用了大后方全部的运输工具之外,主要是依赖美国的空军。然

    而,有限的jiāo通工具不仅要运送军人和老百姓,还需要将100 余万名侵华日军和几

    百万日本侨民遣返回国,这对于已经十分脆弱的中国jiāo通运输业的压力之沉重是可

    想而知的。

    由于蒋介石有美国政府的支持,在其接收华中和华东的大中城市的港口时,比

    较顺利,京沪一带和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就摘到了“桃子。”

    但是到山东和华北地区摘“桃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当时,通向北方的道路,

    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被人民及其武装扒得破破烂烂的。从10月下旬开始,有十

    多天津浦和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无法通车。蒋介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急令国民政

    府jiāo通部次长凌鸿勋视察津浦路,只见“大多数路轨枕木,均被移走。路基亦有被

    掘断者。桥梁之破坏,工程尤为巨大。钢骨水泥建造之坚固桥墩,均被zhà毁,电线

    杆则多平地锯去。依照片所示种种迹象,均可证明为有计划且备新式破坏工具之破

    坏行为。”

    蒋介石有不给中共以应得的民主,不承认人民抗战的现实,不许中共参加抗战

    受降,中共就有力争民主和受降权的权力。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共中央当然也不会

    坐视guó mín dǎng军自由进入华北,进入解放区,这个道理是十分浅显的。为保证解放区

    人民的利益,争取部分受降并配合抢占东北工作的开展,中共中央先后下达了许多

    有关破路、破袭的指示。其中10月1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在铁路线上消灭和阻止

    北进敌军的方针部署给各局、各区党委的指示)中指出:“目前华北、华中解放区

    作战的重心,应放在铁路线上,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和阻止北进之顽军。”

    在实行破路中,解放区军民是按照各军区、军分区所在位置分片负责实施的。

    主要破坏了津浦、陇海、平汉、正太、同蒲、平绥等铁路线。其目的有两个,一是

    阻挡guó mín dǎng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