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干,能吃苦,对蒋介石又特别忠心,
蒋介石越来越信任他,他的官运自然也就十分亨通,不到40岁,便当上了集团军总
司令。
杜幸明也曾为国家和民族做过好事。在艰苦的长城决战时,在反击日军的昆仑
关大捷中,在远征缅甸的崇山峻岭里,杜幸明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并且是中国第
一次远征缅甸的远征军司令官。
这一次,蒋介石又委他以重任,把打开东北大门的艰巨任务jiāo给了他。他也很
自信,下决心要在东北“建功立业”,报效“领袖”的知遇之恩。
10月22日,蒋介石指示杜聿明:你到长春去与苏军接洽,要他们根据中苏条约,
掩护我军在东北各港口(指旅大、营口、葫芦岛等港口)登陆,接收领土主权。可
先在长春去会见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根据条约规定,他们一定要对中国负掩护接收
之责。此外,可问问南京何总司令的意见,再到上海会见美军第7 舰队司令金开德,
看他一次能运输多少军队,能否掩护我军登陆,然后到长春去见熊式辉、蒋经国,
同苏军jiāo涉掩护我军登陆事宜。
依照蒋介石指令,11月24日,杜幸明在南京接受了guó mín dǎng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
指示,并在上海会见了美国第7 舰队司令金开德,代表蒋介石请求美舰支援,运送
guó mín dǎng军在东北登陆。
28日,杜幸明飞抵长春,当晚在苏军总司令部(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驻址)会
见了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赵家貌及东北外jiāo特派员蒋经国也
一同随行。外jiāo方面十分老练的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对杜幸明的到来采取了在外jiāo
辞令上满足其要求,而在实际行动上根本不予合作的策略。
当马元帅一见远征过缅甸的guó mín dǎng名将社幸明后,就像老朋友一样地对他说:
“我们苏联始终要同中国人民友好的,苏中友好关系,我深信是永久的,因为我们
早就有了杰出的孙中山和列宁他们两个的友谊。……杜将军带领中国军队接收东北
领土主权,苏军很欢迎,你们从海路、陆路来,我们都欢迎。”他还巧妙地推托说
旅顺、大连地区为苏军另一元帅指挥范围,安东、营口以北,西至山海关才属于他
的指挥范围;此外还告知苏军解除日军武装后即准备撤退,现山海关、葫芦岛已没
有苏军,只有中共抗日军队。营口尚有苏军少数部队……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还同意
guó mín dǎng军的营口登陆,并给杜幸明画了一份苏军位置图,同时还写明苏军营口警备
司令部及掩护guó mín dǎng军登陆要旨。
杜幸明感动了:只要苏军允许在东北登陆,就是一大胜利。随即也谦让地说,
我们不一定非从大连登陆,请苏军在营口掩护国军登陆也行。马林诺夫斯基成功地
玩了一个大手腕,他的一番巧妙语言成功地迷惑了杜聿明等人,同时也掩护了已进
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苏联大使也郑重其事地转告guó mín dǎng政府,同意国民
党军在营口、葫芦岛登陆。
10月30日,杜幸明赴重庆向蒋介石汇报,蒋喜形于色,继续做着坐享其成的美
梦。
蒋介石告诉杜孝明,已经与美方商量好,用军舰先将1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