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0 章(第3/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四)总部直属队(司政警卫团)约2400人,在本溪以南……后勤部、供给部、卫生部与pào兵学校、教导团约3500余人,……其他地方武装不明,仅据辽宁省工委报告,辽宁即有1 万以上,此外海lún地区及牡丹江地区有新发展之部队各2000,延吉地区有新发展之部队1 万,其详情尚不明。……

    彭罗1945年12月3 日以上分散在东北各地的部队和干部,其中大多数分布在西满地区。由于力量的分布和各自的经营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还谈不上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一时期,中共与苏军关系很好,也比较放得开,不太受中苏协定的约束,苏方日常公开支持东北局的工作,并定于11月20日撤退苏军。然而,山海关pào声一响,形势立即发生变化。11月以后,guó mín dǎng一面派重兵进攻东北解放区,相继攻占山海关至锦州一线,一面向苏联政府发动外jiāo攻势。11月10日,苏军同意guó mín dǎng空运部队接收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还同意guó mín dǎng关于延缓苏军11月底撤退时间,以及苏军驻区内之“非法武装”予以解除的要求。并立即从表面上拉开了与中共方面的“距离”。11月10日,苏方通知东北局:他们准备在撤退的前五天允许guó mín dǎng军在沈阳、长春等大城市空降,并让guó mín dǎng来接收各大城市。彭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于11日急电中共中央请求向斯大林jiāo涉。13日,máo zé dōng回电,指出:(一)11日电悉。友人方针已定,恐难改变,此间亦不好jiāo涉。

    (二)如友人方针不能改变,我们应服从总的利益,立即重新部署力量,适应新形势。

    至于如何部署东北工作,中共中央11月15日给东北局的指示是:一面照顾友方信用,同时准备坚决消灭蒋顽在沈、长、哈三处着陆部队,夺取三大城市。其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沈阳城。

    中共中央的电示并没有让东北局让出沈阳,彭真当然不能让出沈阳。于是东北局继续在沈阳城里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谁知仅开了一天,苏军就闯了进来,告诉正在主持会议的林枫,要东北局立刻搬出去,并令会议代表马上解散。林枫作为东北局高级领导干部,十分严肃地批评了苏军代表的粗暴做法。但大会显然不能再开下去了。

    次日,彭真、伍修权亲自到苏军沈阳卫戍司令部jiāo涉,苏军完全变了脸。据伍修权回忆说:苏联对中共态度为何如同孩子脸“晴雨”多变呢?其主要原因是蒋介石政府施压的结果,此外也是斯大林出于对苏联在华利益考虑所致。自抗战胜利后,东北接收大员熊式辉、蒋经国到达长春后,接收一直不顺利。蒋军究竟是从海上还是从空中进入东北,苏军一直故意拖着不答复。

    至11月中旬后,共产党和八路军在长春撤换了伪满市长曹肇元,换了中共党员刘居英接替。后来还任命张庆和为市公安局局长,长春城里的守备部队也换成了八路军担任。当时就连长春guó mín dǎng东北行营驻地满炭大楼周围都贴上了“guó mín dǎng行营滚回去”的大字标语。guó mín dǎng接收官员们一个个担心成为八路军的俘虏。当蒋经国将这些情报向蒋介石汇报后,蒋介石只有通过guó mín dǎng政府外jiāo部急电苏联政府,进行外jiāojiāo涉。莫斯科继续行使外jiāo手腕,答复guó mín dǎng政府外jiāo部的是:斯大林目前不在莫斯科,要等他回来才能处理。在无可奈何之下,蒋介石下令熊式辉将东北行营撤至山海关再说。11月16日,东北行营400 余人乘飞机离开长春暂迁山海关。至此,guó mín dǎng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