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影响老部队情绪与团结,使我内心十分内疚,成为最大的遗憾。
(二)由叶柏及马三家子充锦之械弹物资在中途已被别人取用无可靠。部队押运到锦已非原数,又未及清查,当时山海关失守,文年生、黄永胜两部因为徒手,为应付战斗情况曾发步qiāng2000余支,其他物资本来准备金补充,黄梁师后以该部队未到锦州已失,大批物资(七列车)又运回朝阳北票,为人偷去私拿一部分,黄粱师赶到在情况紧迫下,各部自己到仓库去取,部队游击习气重,秩序大乱,领多报少打埋伏现象更多。
(三)各方面组织不健全,yīn差阳错事态很多,运输时接收物资又无清楚手续,很多事无检查考虑,使人着急。
李运昌1945年12月30日李运昌的报告以及后来一些史料证实,进军东北时冀热辽部队得到的武器,除发给扩编部队外,还装备了各解放区陆续到达东北的老部队。其中16军分区部队还将一批军火运往鞍山、营口、安东等地,发给了进入东北的359旅和山东鲁中部队、胶东部队以及延安来的教1 旅等部队。冀热辽军区在锦州掌握的武器,先后发给进入东北的冀中31团、延安教2 旅。警1 旅、山东2 师、7 师及新四军3 师。同时萧华、曾克林等还根据东北局的指示,用船向山东龙口送去了一批武器、弹yào,其中有500 万子弹、pào弹。
关于这一问题,聂荣臻在回忆中说明了事情发生的原委:“由于出关部队完成任务出色,苏联红军对他们的态度很好,他们进入沈阳之初,苏军曾经把关东军的武器仓库jiāo给他们看管。仓库里存放的武器,能装备几十万人。曾克林同志带领的部队,从仓库里取出一批武器,发给了扩编的部队使用。”
曾克林同志到延安汇报工作时,讲了接收武器仓库的情况。党中央听了这个汇报后,曾经向各解放区发出通知,命令调往东北地区的部队,把武器留在原地,到东北重新发给武器。可是,当各解放区的部队陆续到达东北的时候,就在曾克林去延安之后,苏联红军收回了武器仓库,等他们从延安回来,苏军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仅收回了武器仓库,也不让他们驻在沈阳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因为苏联和guó mín dǎng政府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蒋介石要对东北进行“行政接收”,苏联受条约的约束,对我们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武器仓库已被苏军收回,哪里还有武器发给兄弟部队?此事,使李运昌。曾克林同志受到很大的埋怨,其实,这件事不怪他们。
关于此事,作为当年东北人民自治军参谋长的伍修权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也有记述:“当时彭真同志任东北局第一书记,与苏方会谈都由我为他翻译。大约是第二或第三次接触时,苏军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情况,说明沈阳附近有一个存放10多万支qiāng的武器仓库,可以移jiāo给我军。这真是个好消息,我们听了很高兴,便迅速将情况报告了中央。中央马上命令山东部队和新四军3 师黄克诚的部队,把自己原来的武器留在关内,迅速徒手出关到沈阳接收这些批新武器。谁知那时苏联害怕美国指责他们支持中共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怕担引起美苏关系恶化的罪名,两周以后又临时变卦,通知我们说那批武器要另行处理,不能给我们了,由于他们害怕美国,出尔反尔,弄得我们很被动。新qiāng没有到手,原来的qiāng又留下了,部队上下都埋怨。彭真和李运昌为此受到许多指责。”
第十章还是要有大根据地
32.“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山海关、锦州地区的失守,中共中央东北局又被迫退出了沈阳,现在是前方guó mín dǎng大军步步紧逼,后方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