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7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察,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并公布之。

    guó mín dǎng代表虽口头表示将考虑中共的建议,但迟迟定不下来,没有回音。

    guó mín dǎng方面的拖延态度,激起了国内民主人士的强烈不满。12月30日,民盟主席张澜致函国共双方谈判代表,呼吁两党在1946年元旦下令所属一切军队停止武力冲突,所有问题均得提jiāo政协会议解决。信中说:“全国人民厌战苦战,yù出水火久矣。双方既经迭次会商停战,际此履春伊始,咸与维新,同人等基于国人公意,敬掬致诚,为此迫切建议,希望转达当局,迅于鉴纳施行,是为至盼。”次日,周恩来等复信转述中共向guó mín dǎng方面提出的书面建议,说明“自此意见提出以后,迄今未见政府方面具体答复,现正催促当局,速求实现”,表示“际此献岁发春,百象更始,尤宜改弦易辙,以达民主和平,此实全国人民之公愿也”,“所示明岁元旦国共双方下令所属军队,即日停止武力冲突,恩来等完全同意。”中共方面的立场得到了民主党及各界人士的理解与支持,而guó mín dǎng则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

    马歇尔对guó mín dǎng的强硬态度也颇表不满。12月叨日,他会见guó mín dǎng代表,向他们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放弃“相当不妥协的立场。”

    在国内国际多方压力之下,经蒋介石批准同意,于12月31日由王世杰出面向周恩来正式递jiāo了guó mín dǎng复文,并说明蒋介石已经决定于1946年1 月10日召开政协会议。guó mín dǎng复文也是三条,其主要内容有:(一)停止国内各地一切军事冲突,并恢复铁路jiāo通;(二)因国内军事冲突及jiāo通阻塞等事,与我国对盟邦所负之受降及遣送敌俘等义务有关,所有与停止军事冲突恢复铁路jiāo通及其他与受降有关事项,由政府派代表一人,中共派代表一人,会同马歇尔从速商定办法,提请政府实施八三)由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会推定公正人士五人,组织军事考察团,分赴全国发生冲突区域考察军事状况、jiāo通情形,以及其他与国内和平恢复有关事项,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并公布,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时,亦请其推定公正人士参加。

    然而国共双方的所提办法都是三项,但这两个“三项办法”在内容上却有本质不同。

    将中共方面所提之三项办法与guó mín dǎng的复文条作一简单的对照,人们不难发现,中共主张先无条件停战,然后再协商解决其他一切问题;而guó mín dǎng则把恢复铁路jiāo通与停止军事冲突相提并论,实际上是想以恢复jiāo通作为停战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坚持有条件停战。由此可见,双方的基本分歧仍然是集中在前一阶段未解决的主要问题上。推一不同的是,guó mín dǎng在复文中径直要求美方参加讨论与停战有关的一切问题。

    对于国方所提之邀请美方直接介人国共谈判的建议,周恩来最初是持审慎态度的。1946年1 月1 日,当马歇尔劝说中共方面接受此建议时,周恩来委婉地说,为了促进国共间的信任,中共欢迎外来的友谊协助,希望盟国过问中国的内争,但同时也希望盟国能,恪守“不干涉中国内政”的诺言,虽说要做到二者兼顾而不致顾此失彼“极为困难”,但中共方面“很愿在使这两方面给合起来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其实,周恩来心里非常清楚,随着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公报的发表,“国际过问国共谈判已在开始”,且公报又确认美国在解除日军武装及遣返日俘方面负“主要责任”,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共如“完全拒绝”马歇尔介人国共谈判,不仅有所不能,而且势必不利。他之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