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1/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月9 日,中共中央指示重庆中共谈判代表团,拒绝guó mín dǎng方面将热、察作为停战例外地区要求,并向马歇尔声明,由于guó mín dǎng在热、察发动进攻,内战尚未停止,美军应停止向华北和东北运送guó mín dǎng军队。

    周恩来接到中共中央的电报后,立即会见马歇尔,向其表示了如下意见:(一)如中共承认政府根据中苏协定(不论有无)有接收赤峰、多lún的权力,这便给政府一个政治基础,依据同样理由来接收其他地点,如朝阳、古北口等地;(二)政府提出赤峰、多lún的理由是说要接收主权,但该地的主权已由中共部队接收,如中共的部队不能代表中国,则所有它已接收的地方将均被否定,如承认中共是中国的军队,则当然也能接收;(三)如赤峰和多lún由政府占领,即使政府在战略上处于四边包围解放区的优势,中共已经同意政府可以进兵东北,政府既可以在东北调动,又可各方配合,使在以后的谈判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因此,要中共承认政府进军占领该二地是不可能的。目前立即停战,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的希望,是全国全世界人民都在等待的,中共也愿尽一切力量无保留地保其实现,现如仅赤峰、多lún两地之争而导致停战不能实现,中共则恕难负责。这实际上是马歇尔发出了最后通牒:如guó mín dǎng仍坚持其无理要求,中共将收回其先前的承诺,反对美军帮助guó mín dǎng向东北运兵。周恩来此举的意图,是想利用马歇尔急于向东北运兵的心理,让他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迫使guó mín dǎng让步,以尽快实现停战。

    华北停战和向东北运兵是马歇尔调处国共停战的基本思路,如果guó mín dǎng在多lún、赤峰问题上过多的坚持,肯定会影响整个华北停战。周恩来和张群相持不下,只有看马歇尔的态度如何了,如果马歇尔“不公正”,那只能使会谈再次陷入僵局。

    实际上,马歇尔对张群的建议是清楚的。在1 月6 日的会谈中,张群曾提出热河应与东北一样,可以作为政府调动军队的例外地区。马歇尔当即表示反对,认为中共不可能接受,并转而建议不要提热河全省,只提赤峰和多lún。当时他认为那里仍由苏军占领,guó mín dǎng为接收主权可以派军队前往。张群被迫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但马歇尔同时声明,他不能保证中共方面肯定会接受。在周恩来明确表示华北内战不止,就不同意guó mín dǎng向东北运兵的情况下,马歇尔调来处去,结果竟毫无进展,这是他所难以接受的。他不能听任国共谈判这样僵持下去!于是,他于1 月9 日晚上直接向蒋介石提出了赤峰和多lún问题。由于马歇尔手中握有运兵和美援大权,蒋介石在权衡利弊之后,只好同意“发布停战令而不提赤峰和多lún”。这样,停战谈判的最后一个障碍终于被扫除了。

    1 月10日,周恩来和张群正式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及恢复jiāo通的命令与声明)。该文件规定:(一)一切战斗行动,立即停止;(二)除另有规定者外,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惟对于复员、换防、给养、行政及地方安全必要之军事调动,乃属例外;(三)破坏与阻碍一切jiāo通线之行动必须停止,所有阻碍该项jiāo通线之障碍物,应即拆除;(四)为实行停战协定,应即在北平设一军事调处执行部,该执行部由委员三人组成之,一人代表中国国民政府,一人代表中国共产党,一人代表美国,所有必要训令及命令,应由三委员一致同意,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名义经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之。

    同日,máo zé dōng和蒋介石分别向各自的军队下达了停战令,要求最迟在1 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