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只有在国军向我进攻时,我们应在防御的姿态下组织有力的回击。
就在同日,苏军最后一批撤离沈阳,驻扎在郊区的guó mín dǎng军立即向市区开进。林彪得悉后十分着急,即于3 月15日向中共中央提出破坏南满工业区的建议。刘少奇接报后,立即复电林彪告知:关于南满工业区无论和战,我均不应有任何破坏。因为这将影响数百万人的生活,并将在全国、全世界留下长期极坏的影响。务望不要作此打算,并向有此思想的同志做坚定明确的解释。
这恰恰证明了中共中央为谋求和平在军事上已作了许多让步。
另一方面,则积极准备夺占四平等战略要地。苏联红军的撤退,给东北民主联军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为了使东北局尽早准备接管苏军走后的“真空”,苏军还事先通报了其撤退的具体日期,以利于民主联军夺占之。
东北局抓住这一机会,从西满调黄克诚3 师主力紧急北上,由法库赶往四平。
3 月13日,驻四平苏军全部撤离。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共关于苏军撤退后,必须打几个胜仗,使国“民党军在我们所能接受的条件下和我妥协的指示,决心首先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参加夺取四平战斗的有辽西军区保1 旅第1 团、万毅纵队第56团、辽西二分区第16团、西满第3 师第10旅第28团及梨东县大队等共6000余人。战斗总指挥为3 师第10旅旅长钟伟,副总指挥为保1 旅旅长马仁兴、辽西M 分区司令员邓中仁和东满第7 纵队第19旅副旅长杨尚儒。参与指挥的还有中共辽西省委书记陶铸和辽西军区司令员邓华等。四平守军为guó mín dǎng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临时收编的伪铁石部队残余及外地逃至四平的土匪武装共3000余人。
东北民主联军于3 月15日攻占四平西郊机场,16日晚开始围城。战斗于17日4 时打响。保1 团、第56团、第16团分别从城西、东、北三面攻城,其他部队积极配合。当日15时解决战斗。除200 多名守军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俘guó mín dǎng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省保安司令张凯及匪首王大化、王耀东等以下3000余人。缴获大小pào32门,轻重机qiāng69挺,步qiāng2000余支,汽车20辆,军马7ho 匹及大批军用物资。四平获得解放。四平的解放,为后来组织大规模防御作战打下了基础。
guó mín dǎng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作梦也没想到“共军”来得这样快,糊里糊涂当了俘虏。民主联军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养活他们,只关了几天,就打发他们乘车去了沈阳。
第十四章关内小打,关外大打
45.中共中央决心不惜一战
进入1946年初春后,中共中央仍未放弃和平的追求。中共中央此时的计划是争取共产党在东北的部分地位,以利于和谈中合法化,以尽可能多的保留一些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然而,guó mín dǎng仍坚持武力解决东北问题,根本不考虑将“和平”二字用于东北问题。2 月中旬,guó mín dǎng政府委派的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在北平拒绝同中共代表叶剑英谈判东北问题。guó mín dǎng当局在二三月间调集7 个军约25万人进入东北,其中包括曾在印度和缅甸作过战的精锐主力新二军和新6 军。面对这种情况,刘少奇在2 月15日指示东北局:“guó mín dǎng仍坚持武力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已极为明显,你们的一切决定于打败蒋介石之进攻。”同一天,刘少奇又致电热河分委程子华、萧克等,指出:“东北大规模战斗即将展开,热河我军有牵制热河境内顽军不使其东调以配合东北作战之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