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攻缅北的作战中,取得重要战绩,与新1 军联手打得日军第56师团全军覆没。这次攻击本溪,该军及第刀军88师、第52军赵公武部分在空军配合下对守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萧华所部第4 纵队第30、第31团打得十分英勇,其中第30团4 个连的干部全部伤亡,每连仅剩下十余人,仍坚守着阵地,5 月3 日,萧华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下令放弃本溪。
此时,民主联军政治委员罗荣桓在大连养病,听说四平吃紧后,便找到苏联方面请求援助。苏军即调拨了八列车的武器弹yào和医yào由海路运到北朝鲜,然后用火车经集安通化运到梅河口。由于在梅河口未及时抢运,4 月28日,遭guó mín dǎng军飞机轰zhàzhà毁260 节车厢,造成巨大损失。
林彪得到这一损失的报告后,感到情况严重,即向中共中央告急,认为“战争继续打下去,我们的困难与弱点将日益暴露。”
随着四平形势的日益吃紧,5 月1 日,máo zé dōng致电林彪,作出了一项重要决定:(一)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统属于你,不应分散。如果因工作繁忙需人帮助,则可考虑调高岗等同志来助你。如前线机关以精简为便利,则照现状为好。
(二)东北战争中外瞩目。蒋介石已拒绝马歇尔。
民盟和我党三方同意之停战方案,坚持要打到长春。
因此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将两处顽军打得精疲力竭,消耗其兵力,挫折其锐气,使其以六个月时间调集的兵力、武器,弹yào,受到最大消耗,来不及补充,而我则因取得长、哈,兵力资料可以源源补充,那时便可能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
máo zé dōng的这一重大调整,实际上是进一步加重了林彪的领导权力,特别是前线的党政工作权力,以保证四平作战需要。那么有人要问,máo zé dōng为什么要坚持死守四平呢?主要是为了以四平保卫战来争取重庆谈判桌上的有利地位,达到guó mín dǎng占沈阳,我方占长春、哈尔滨,以平分东北的目的,然而,平分东北又是蒋介石最不愿意的。因此,máo zé dōng和中共中央此时是从全局来考虑问题的,为了全局的利益而不惜多牺牲一些局部的利益,则是在四平坚持旷日持久作战的根本原因。
在第二阶段之初,由于guó mín dǎng军援兵未到,攻击力量薄弱,故大规模战斗较少,频繁的小接触则连续不断。guó mín dǎng军经常于夜间对守城阵地进行袭击,企图寻机突破。4 月30日,新30师一部利用雨夜向玻林子阵地及铁路以东第7 旅第21团阵地袭击,并突破前沿阵地铁丝网,但被保1 团和第21因急促火力击退。
5 月6 日24时,新1 军分3 路向守城部队进攻,一路向第56团阵地攻击,另两路沿铁路两侧向第21团及保1 团阵地攻击,激战1 个半小时,被打退。新1 军采取夜袭战术仍不能得手,进而采取近迫作业,利用战壕工事逐段向守城阵地接近,或利用地形地物逐渐迫近,与守军近距离对峙。其最近处相距只有五六十米,新1 军的这一战法,是其在缅北的丛林战中对付最善长打丛林战的日本第56师团时学会的。这一招也确实奏效,给了四平守军以很大威胁。民主联军四平守军保1 团和56团为防止其利用战壕渗入阵地,除在其所挖掘方向的空隙上连夜筑成阵地、填补空隙,还组织曲shè火器打击其作业手。第21团则选择有利地形,控制新的jiāo通壕以包围对方所构筑的jiāo通壕。
5 月6 日,东北民主联军第7 师pào兵旅第2 团投入作战,加强了防御力量。黄昏,第2 团以pào火轰击guó mí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