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2 章(第4/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有了全东北。”

    6 月24日,林彪以东北局名义向中央发电,阐述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反映了一些要求。林彪提出:彼如集中力量打东北,则我应在华北、华中发动大攻势,给蒋方以大破坏,迫其停战。这是求得全面停战最有效的办法。……由于东北根据地尚未真正建立,干部思想的混乱,部队的不充实与缺乏训练,后勤无巩固基础等等原因,我方的确以目前能取得和平为有利,以便造成有利的条件对付guó mín dǎng以后翻脸。

    故我们固然要基本上准备作战,但同时应力争和平,准备作暂时的一定限度的让步。这种让步的限度,以guó mín dǎng能增多少兵来,我即酌量让多少步。估计他如以军事进攻时,能何时到达何地,我即准备在何时jiāo出何地。这是我们让步的标准。

    6 月25日,máo zé dōng即回电了,告诫林彪:(一)guó mín dǎng一切布置是打,暂无和平希望。

    (二)谈判破裂,全国大打,不限于东北。(三)全靠自力更生。(四)半年至一年内如我打胜,和平有望。

    (五)友邦在将来可能在外jiāo上给以援助。(六)

    我党在南京谈判中,当尽最后努力,付出最大让步,以求妥协。但你们不要幻想。

    máo zé dōng这份电报不是轻易发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产生的。坚持打,或者不打,此时打或彼时打,máo zé dōng主要是站在全局的需要来考虑的。至于考虑局部的情况有不周到处,在所难免。胡乔木当时在máo zé dōng身边工作,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党要下决心面对两个破裂(与美、蒋破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50年派遣志愿军人朝作战,毛主席思考了三天三夜,最后才下了决心。这个情况传播很广,大家都知道。人们不大知道的是1946年中我们准备同guó mín dǎng彻底破裂,máo zé dōng也反复思考了很长时间才下了决心。当然,国共两党最终是否破裂主要地不取决于我们的态度,但我党采取的方针策略却会对中国的前途产生决定xìng的影响。”

    东北局成员李富春、黄克诚此时也向中共中央阐述了他们对国际和国内局势的一些看法。两人认为:二战结束后,苏联严重地受伤了,需要休息与巩固已取得的胜利。美国却相对地加强了,采取全面的扩张政策。中国经过八年抗战,人民势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壮大,但还没有形成几个省区联成一片的根据地,目前又得不到国际革命的实际援助。蒋介石的反动势力在抗战后加强了,嫡系军队增多,又得到美国的援助,今后数年还可能加强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力量。反革命势力虽然也面临严重的困难,但目前均不足以制其死命。鉴于以上对形势的估计,李富春、黄克诚律议中央应力求采取保存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具体办法是:(一)让步以达和平;(二)拖延以待时机;(三)坚决打下去以分胜负。他们认为,目前和战已到最后关头,拖延下去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