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guó mín dǎng军的嚣张气焰,改善了南线战局,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被誉为“七战七捷”。8月29日,延安解放军总部发言人称:“我中原大军之突围胜利及苏中战役保卫战的胜利,已坚定解放区军民之胜利信心。”
máo zé dōng对这一战役的胜利给予了高度评价。8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向各战略区首长通报了由máo zé dōng起草的(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电报全文如下:“据粟裕、谭震林未感电称:我军于二十六日在如皋西南地区歼灭六十师之九十九旅后,又于二十七日在上述地区歼灭如皋来援之敌六十五师,、(粤系)之一八七旅及七十九师一个团。总计两日战斗,将敌一万五千人全部解决,除毙伤外,俘虏近万人。第二次由如皋增援之敌之一个团亦被歼一半。我军略加休整,以利再战,等情。我粟谭军队从午元至未感(7月13日至8月对日)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歼敌六个半旅及jiāo警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未育(8月26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未感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苏中战役的意义,远不止歼灭了大批guó mín dǎng军,对扭转南线战局起了重要作用,更在于这是内战全面bào发后华东战场的第一个大规模歼灭战,带有战略试探和战略侦察xìng质。摸清了guó mín dǎng军的情况,获得了战胜美式装备guó mín dǎng军的宝贵经验,而为中共中央军委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战争初期的内线歼敌的方针提供了经验。
苏中一战,充分展示了一代名将粟裕的高超指挥艺术。
16.陈毅率山东野战军主力出击淮北
全面内战bào发后,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给“华中、山东和太行”三大主力的任务是南下外线作战。陈毅对此积极贯彻,于1946年7月,陈毅自己亲率山东野战军主力南下淮北作战,并力图求得与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配合。山东野战军南下的对手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的几十万guó mín dǎng大军,薛岳本人也是guó mín dǎng军中少有的几个名噪中外的将领。
徐州绥靖公署是guó mín dǎng军最大的战略区,徐州绥靖公署的主任当然要委派guó mín dǎng军高级将领中的佼佼者。1946年5月,蒋介石下达了对薛岳徐州绥靖公署主任的任命。薛岳是何许人也?
薛岳,字伯陵,1896年生于广东乐昌,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将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共合作的北伐时期,曾任guó mín dǎng军第1军第1师副师长,是蒋介石的嫡系。1927年北伐战争打到上海后,当时还算有良心的薛岳,因与白崇禧在镇压上海人民纠察队一事上,意见相左,愤然出走,脱离guó mín dǎng中央军阵营的时间达6年之久。1933年,薛岳被陈诚保举由蒋介石任命为guó mín dǎng军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北路军的总指挥。1934年夏,薛岳率部攻占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兴国、古龙岗地区。红军长征后,又被委任为“追剿军”前敌总指挥,一路尾追中央红军于湘、黔、滇等省。薛岳指挥下的guó mín dǎng军曾在湘江以东连设四道封锁线,迫使中央红军血战湘江,为蒋介石“剿共”内战出过死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