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晋绥军区部队按照máo zé dōng最初夺取“三路四城”作战分工,动用全部野战军主力和晋察冀军区一个旅发起了晋北战役。战役从1946年6月16日开始到8月15结束,历时两个月,一举歼灭阎锡山部8000多人,解放了除大同、忻县城外的广大农村和10余座城镇,控制了同蒲路南起忻县,北至大同以南近200公里的地段,使晋绥与晋察冀西区连成一片。晋北战役的胜利,为大同、集宁战役创造了极为良好的条件,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晋北战役后,大同已成为一座孤城。由于处在平绥铁路和同蒲铁路的jiāo会点,战略地位很重要,既是山西省北部的战略要地,也是太原的北部门户。当贺龙部出其不意地发起晋北战役时,蒋介石和阎锡山已察觉出,解放军下一个目标将是大同。老jiān巨猾的阎锡山,下令守城部队积极加固城防和外围支撑据点的工事,大肆抢掠粮食,征抓壮了,决心死守大同。阎锡山在大同部署了近两万人的兵力:阎部第33军暂编第38师师部及第1团、大同保安教导总队(内有改编的日军800余人)、坦克车队驻城内;暂编第38师第2团驻口泉,第3团驻怀仁;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骑兵第5、第6师驻白马城、卧虎湾、北关及车站;保安第2团驻西关车站;广灵、浑源、阳高等县自卫队分布在城东及东南各据点。
_7月14日,当晋绥野战军和晋察冀野战军一部联合对峙县城作战时,蒋介石责成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伙同阎锡山,一同飞往大同策划坚守大同的作战部署,并陆续将大批粮食和军事物资空运到城内。但这一切,晋绥和晋察冀的解放军是无法知道的。
7月31日,攻大同的外围战役展开。当日即将大同至怀仁的铁路切断。至8月4日,由于没有集中兵力,迅速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使guó mín dǎng军得以逐步收缩兵力,退回到大同城内。同时,由于没有一举夺得城东南的机场,使guó mín dǎng军得以从太原、包头和北平运来大量物资,加强了大同的防守力量。
蒋介石、阎锡山见攻城部队进展缓慢。更增强了守住大同的决心,一方面从包头空运来了精锐的jiāo警第16总队第3大队数千人,另一方面调动傅作义率几乎与聂贺部攻城部队一样多的部队,驰援大同。攻城作战面临新的情况、新的困难。
8月14日,大同前线指挥部下令主力攻城部队开始攻城,战至9月4日,才攻占北关、西关车站和部分城关街区。
但此时(8月11日),傅作义已率近4万大军,其中包括他的王牌军第35军,攻向集宁城,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以解大同之围。
在围攻大同作战期间,máo zé dōng曾于8月28日致电前线指挥员张宗逊、罗瑞卿并告聂荣臻、贺龙:“(一)蒋军北线作战计划规定,大同属于十二战区,傅部有相机占领卓资山、凉城之任务;(二)你们必须立即开始部署歼灭傅军向卓资山、凉城进攻之部队,同时不影响我对大同之攻击;(三)你们所得情况如何,歼灭傅部把握如何,及是否可以不影响对大同之攻击,均盼告。”
当天,大同前线指挥部领导人张宗逊、罗瑞卿即回电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大同战役计划本已包括打击傅顽出援在内,在野战中消灭傅顽一个到两个师是比较有把握的。进行对傅作战时,大同亦能围困和保持既得阵地,俟消灭傅顽后,再回师继续攻击夺取之。”
前线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máo zé dōng的指示和战场情况,认为,傅作义部可能沿铁路进犯集宁,或沿公路进犯丰镇,以解大同之围。决定先行消灭傅作义援兵,而后再攻取大同城。留下3个纵队和其他一些地方部队,由第三纵队司令员杨成武和政治委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