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6 章(第2/4页)  从苏联到俄罗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苏联第一个承认以色列国,并向它提供武器抗击与其作战的阿拉伯人。斯大林希望以色列成为苏联在中东对抗美国的盟友,他认为以色列领导人多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自己的人”。以色列领导人却对斯大林友好的姿态反应谨慎。他们不想得罪斯大林,因为苏联尚有五百万犹太人,是以色列未来的公民。但也不想投靠苏联,他们来自苏联,对苏联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相当了解。他们同美国的关系比同苏联的关系密切得多。他们依赖美国,投入美国怀抱。斯大林想填补英国在中东留下的真空的打算落空了,于是改变了对以色列的态度,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苏联犹太人的身上。

    1948年9月,以色列首任驻苏公使梅厄夫人到莫斯科上任。梅厄夫人素有铁娘子之称,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曾任以色列总理。她生于基辅,十一岁移居美国。俄国给她留下饥饿和屈辱的印象,对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并无好感。梅厄夫人一到莫斯科便到犹太教堂做礼拜。“递jiāo国书后的星期六是犹太教安息日,梅厄夫人率领使馆全体人员到犹太教堂去做礼拜。做礼拜的犹太人知道梅厄夫人的身份后,都热切地望着她。显然,以色列国犹太民族自己的国家引起他们的宗教的和民族的感情共鸣。礼拜结束后,梅厄夫人作了自我介绍,以她出色的口才,在这种场合下,几分钟便感染了周围的听众。他们把她当成以色列的化身,为她祈祷、祝福。”(《犹太名人传》政治家卷)

    梅厄夫人在莫斯科受到苏联犹太人欢迎的盛况,安全部立即向斯大林报告,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准备彻底解决苏联犹太人的问题,先拿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开刀。

    委员会成员、莫洛托夫妻子波林娜同梅厄夫人的会面更给斯大林的怒火上浇了一瓢油。为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一周年,莫洛托夫为莫斯科驻外使团举行招待会。波林娜以轻工业部纺织总局局长身份参加了招待会,与梅厄夫人见了面。梅厄夫人在多年以后出版的自传中谈到这次会面:波林娜走到她跟前,表示很高兴同她认识,并用犹太语说想见见公使夫人的女儿,还问起以色列居民点建造的情况。“我们谈了半天,”梅厄夫人写道,“分手时波林娜说,如果你们那儿一切都好,那么全世界犹太人都会好。”斯大林马上知道了她们的谈话。斯大林为波林娜和梅厄夫人见面痛斥莫洛托夫,气愤地对他说:“你应该跟她离婚。”波林娜对此的反应是:“如果这是党的需要,我们就离婚。”不愧为受过多年党的教育的老布尔什维克。离婚手续于1948年末办好,1949年2月,波林娜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

    蓝英年:比罗比詹的噩梦(6)

    莫洛托夫曾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同他平起平坐。yóu xing群众并排举着他和斯大林的画像。战后,斯大林与莫洛托夫的关系发生变化,斯大林渐渐疏远他。但莫洛托夫对斯大林的愚忠至死不渝。斯大林则没有永远的战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为了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力,不断调整同战友们的关系。在1941年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会议上就借口波林娜工作疏忽,取消了她的中央候补委员的资格,莫洛托夫投了弃权票。二战结束后,1945年夏天,斯大林到南方休假,由莫洛托夫主持政府工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莫洛托夫说国内将发生一些变化,如将放宽新闻检查制度。美国记者在报道时加了几句话:莫洛托夫可能再度担任政府首脑,因为斯大林老了,身患疾病,不久将离开岗位。斯大林看了大怒,要把莫洛托夫开除出政治局。政治局委员为莫洛托夫求情,说莫洛托夫并没讲过那些话。莫洛托夫知道斯大林对他不满时伤心得落泪了。斯大林鄙视地说:“他是贵族小姐,还哭鼻子?”但没把他开除出政治局。莫洛托夫访美期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