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闪即逝的创意
创意生命短暂-在这一刻,它们可能出现,而下一刻,它们就可能消失,被另一缕思绪取代;或许稍后,它们又会出现在另一个场景中。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所以抓住优秀思维的一个秘诀就是:要时刻准备着迎接闪现的创意;要让自己的思想之门对它们敞开,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它们展现和完善。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最受欢迎而且通常必不可少的一件管理辅助工具,竟然是一个大约长10厘米、宽7厘米的小小记事本 -在创意突如其来的时候,你可以把它们潦草地记在这样一个小本子上。尽管记事本包装各异,有的是皮革包边儿的华丽封套,有的却只有松松垮垮的纸封皮,但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创意。例如,当领导者正享受着长时间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沐浴时,记事本就是唯一被他们广泛使用的记录工具(已经有好几部口述录音机在沐浴中毁掉了)。"一个潦草的单词就足够了。" 马可尼仪器公司的常务董事彼得史密斯说。据说,在我采访的这些领导者当中,有些人喜欢慢跑,甚至在户外跑步时也常常会用到记事本。事实上,有些人就是"记事本上瘾者";他们发现,如果在餐馆中必须要等上一会儿,而自己竟然没带记事本和笔,那么他们就会感到不安。通常来说,这种习惯的形成是亡羊补牢式的教训:因为没能立即记录,领导者曾经与一些极为优秀的创意擦肩而过。这些记录工具,要比领导者的组织能力更能体现自发创意的价值。
尽管有些人可以毫不费力地记起那些临睡前或者午夜里闪现的创意,但是假如你不想惊扰全家人的话,这些夜间降临的启示到第二天很可能就变得非常模糊。有些领导者自创了某些记忆诀窍,以确保自己可以在第二天记起前一夜闪现的某个灵感。TSB银行的董事长尼古拉斯古迪森爵士的创新历程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还在寄宿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就总把夜里头脑中闪现的创意念头记到靠床的白色墙壁上。在光线暗淡的夜里,白色的墙壁竟成了理想的记录工具。今天,就像很多其他领导者一样,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手边要有这样一面"白墙",只不过换成了一个小记事本。有些领导者就是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他们坚持认为,优秀的创意通常不会被完全遗忘。对于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来说,某段旋律会突然在耳际响起,这种灵感闪现的时刻屡见不鲜。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创作灵感,他并不把每一个都立刻记下来。他的原则很简单:"如果真是优秀的创意,我一定会记住它;而如果不是,那就无关紧要了。"
信任记忆力是右脑发达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纸笔或者是录音机,有些领导者还是能够记得很好。或许创意会在"第二天"到来:可能是在早上你淋浴或者刮胡子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某个时刻,被某个景物、某个声响、某个事件或者某段谈话所触动。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这些稍纵即逝的创意怎样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并且要想方设法记住它们。
时刻准备着迎接创意
当然,不管创意在什么时候降临-在凌晨时分,或者在旅途中,或者在忙乱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必须向它们敞开思想的大门。艾格时装连锁公司的集团常务董事罗德尼伊斯特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米尔顿凯恩斯丢了汽车钥匙。在给汽车服务协会打去求助电话后,他在一家麦当劳快餐店里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在这期间,他贪婪地浏览店内的每一张宣传单和大幅广告,仔细地观察着麦当劳的整个经营方式。这种努力的最直接结果是,他为全体员工的"全员奖金"想到了几个点子,同时还想出了一个自费培训计划,公司给予员工适当的奖励和能力认可 -后来,这些都被成功地引入了艾格公司。
之后,罗德尼伊斯特高高地坐在汽车服务协会派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