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又移于江东。历宋、齐、梁、陈,其钟犹在,故收赋得
而载之。及开皇九年,平陈,又迁于西京,置太常寺。至十五年,敕毁之。《隋
志》不言其详,惟《高祖纪》云:“十一年春正月丁酉,以平陈所得古器,多为
妖变,悉命毁之。”
○丹书铁契
《汉高祖纪》曰:“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功臣表》云:
“于是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无注解。予按,《春秋·襄公二十三年
·左传》曰:“初,斐豹,隶也,著于丹书。”杜预注曰:“盖犯罪没为官奴,
以丹书其罪。”孔颖达《正义》曰:“近世魏律,缘坐配没为工乐杂户者。皆用
赤纸为籍,其卷以铅为轴。”此亦古人丹书之遗法。
○掌上纤腰
陈江总《怨歌行》云:“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恩移那可留。团扇箧中言不
分,纤腰掌上讵胜愁。”按,梁羊侃xìng豪侈,有弹筝人陆大喜,着鹿角,爪长七
寸;亻舞人张净婉,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亻舞。
○掎摭
韩退之《石鼓歌》曰:“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洪庆善辨之
曰:“上音奇。下之石切。来俊臣掎摭诸武。”予以退之非用此。按《文选·曹
子建与杨德祖书》曰:“刘季绪才不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李
善引《说文》曰:“掎,偏弓,也。”张铣注曰:“掎偏,摭拾。上居绮切。下
之石切。言偏拾人善恶。”盖退之所用,实本此也。然掎一字,子建盖用《左氏
·襄十四年》“诸戎掎之”。杜预注曰:“掎其足也。”陆音居绮切。又《前汉
书·班彪传》曰:“昔秦失其鹿,刘氏逐而掎之。”师古注曰:“掎,偏持其足
也。音居蚁反。”皆作侧音。洪氏首命,非是。
○短褐 衤豆衤俞
韩退之《马厌谷》曰:“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纥,土被文绣兮士无衤豆褐。”
洪庆善辨曰:“按《列子》云:‘衣则桓褐,食则粢粝。’《音义》引《方言》:
‘衤豆,复襦。’许慎注《淮南子》云:‘楚人谓袍为衤豆。’《说文》云:
‘粗衣。’又,‘敝布襦也。’又,‘振掠幔短者,谓之短衤俞。’《荀子》
作‘竖褐’,注云:‘童竖之褐。’《汉书》云:‘短褐不全。’注云:‘衤豆,
童竖所着布长襦也。褐,毛布之衣也。’杜子美云:‘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及‘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皆作长短之短。盖振掠岫陶撸谓之衤豆衤俞,
则短义亦通,抑古书自有作短褐者,余未之见也。”以上皆洪说。余按《文选》
班彪《王命论》曰:‘思有短褐之袭,担石之蓄。”张铣注曰:“短褐,粗衣也。”
韦昭曰:“短为桓,衤豆襦也。毛布曰褐。”李善注曰:“短,丁管切。”退之
与子美皆熟《文选》,李善既以短为丁管切,而韦昭又以短为衤豆。则短褐之为
长短之短,自有明据。盖庆善偶忘《文选》耳。今彪传皆作衤曷褐,惟《选》不
然。衤豆常恕切。
○虚 牝
韩退之《赠崔立之诗》云:“可怜无补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洪庆善
曰:“牝,溪谷也。古诗云:‘哀壑叩虚牝。’”余按,古诗之意,虚牝当是壑
中之窟穴耳。所以《老子》曰:“玄牝之门,是为天地之根。”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