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3/4页)  钢琴与长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尤救过无数人,死在她手上和因她而死的人不在少数,但她无法想象有这样一天,她将自己唯一的亲人关在黑暗中,直到死亡。

    还有比这更令人疯狂的事吗?

    火势燃起的那刻,她彻底疯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能说什么呢,感觉这章怪怪的。

    关于失忆本来该详细介绍前因后果......

    但是,我懒,我忙,我没时间!

    第20章 第二十章

    战争的尾声延续了它本身残酷的本xìng,即使是间接参与的人也发了疯。

    满洲的土地吸引了大批来自日本的开拓者,他们在此耕种,用不着像在本国那样勤奋,依然能够丰收。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资源,在此生活作息多么幸福,他们爱上了这片土地。

    以祖国为后盾,他们试图奴役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原本居住的人民,但随着他们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退败,东京传来指令,来不及撤离的日军被要求向天皇效忠,他们则终将为享受了这么久的开拓福利而牺牲。

    流言不可抑制地扩散,传言说中国军人会以极其残忍的酷刑折磨战俘,女人和小孩也不会放过。流传的任何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都是他们的军队曾施与中国的暴行。

    他们害怕中国军人,也害怕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

    村庄里,fù女搂着孩子围成一圈,日本兵向圈内扔去手榴弹,轰然一声后,再提着刺刀上前察看,以便补上致命的一刀。

    弹yào不够了,更多的女人和孩子被赶往湖边,一排排刀qiāng架在身后,逼着他们往湖中走去。

    哭闹的小孩被母亲扣住头按入水中,直到不再挣扎,听话的孩子则由母亲牵着,一步一步走向恐惧的尽头,最后得到安宁。

    被反复歌颂的母xìng似乎在这些日本fù女身上变了质,但她们依然深爱自己的孩子。

    时常晃悠在附近的中国渔民目睹了这一切,他驱使渔船隐秘地穿梭在芦苇丛中,偷偷捞起一个侥幸的孩子。

    余光耀来自附近余家庄,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但仍觉得这样眼睁睁看着太丧德。他的儿子曾经踩到镰刀感染险些丧命,是城里医院一个戴红十字帽的日本护士救了他的儿子。

    他做不到太多,只能悄悄打捞几个尚且有救的孤儿。

    几十里外的城中,比中国军队更先到达的苏军展开了扫dàng,医院里的敌方护士成为他们凌/辱的对象。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尝过女人的滋/味,更何况中国红/军接管这里以前,他们有不少怨气需要发泄,包括早期日俄战争和日本对他们的蔑视与威胁,还有对其欧洲盟友的仇恨。

    早在之前,日军大势已去,可即使本土受到攻击仍拒绝投降,《波茨坦公告》被无视。于是,美国先后派去两个名字直白且可爱的使者敦促其投降。

    “小男孩”与“胖子”。

    不止日本,全世界都见识了毁灭的力量。

    伊东三郎无法接受战败的事实,伊东佑晴赶到时,他已向着东京的方向切腹。

    彼时,椿花尚未开放。

    山本洋介筹措着回国事宜,其他人陆续自杀、潜逃、等待回国。

    长谷川服下氰/化物,临死前想起了与焦土混为一体的亲人。

    “小男孩”拜访了他的家乡。

    伊东佑晴回到住所,呵令雪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回送走的孩子。

    雪生犹豫不决。

    “叔叔死了!”他一qiāng打在雪生脚边,狂躁地呵斥,“你也想死在这该死的中国吗?”

    纪春尤被关在楼上的房间,恢复记忆后她变得终日沉默且极具攻击xìng,没了任何受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