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九龙山……舍利寺……观音堂……东窗……第四……第四根柱子……我的……宝藏……”
九龙山、舍利寺、观音堂、东窗、第四根柱子,最后两个字是“宝藏”!
听起来像一部探宝小说?心脏病突发的老人,想起许多年前发现或埋下的宝藏,不忍这巨大的财富就此永埋尘土,拼死道出埋藏宝贝的地点,给后人发现的机会,否则死不瞑目!
古老头不是无儿无女吗?也许这笔神秘的宝藏,是他赠给最后救他的好心人的遗产。
幸亏我及时上前帮助他,才知道了老头的宝藏密码。
我的宝藏!
想到这一点,我兴奋得睡不着觉,马上上网搜索“九龙山”与“舍利寺”,很快找到结果
九龙山位于苏皖两省jiāo界山区,距南京不过几十公里,竟与大名鼎鼎的李后主有关。古书《太平广记》记载:五代十国时期,九龙山属于南唐地界,末代君主即著名词人李煜,这位风流天子才华横溢,酷爱各种书画古玩,收藏了不少稀世珍宝,包括二王的书法真迹,顾恺之、吴道子的名画,也有他本人的书画作品。北宋灭南唐时,“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的李后主宁为臣虏,也不愿宝藏落入一介武夫赵匡胤之手,便派人将那批无价之宝秘密埋藏在九龙山舍利寺。此后的千年之间,不断有人前往九龙山寻找宝藏,但从来都没有下落,至今仍是探宝界的难解之谜。
古老头的临终遗言,不正是九龙山舍利寺?李后主留下的宝藏秘密,却yīn差阳错地被我发现,莫非这是命运恩赐给我这个不成器的小人物的礼物?
二
转烛飘蓬一梦归,yù寻陈迹怅人非。
数日后,我向公司请了年假,坐上前往九龙山的长途大巴。
数小时的车行颠簸,令人头晕眼花,这些年的宅男生涯,使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这身板还能探宝?想到此便悲从中来,随手翻起一本旧书,大学时代买的《南唐二主词》,收入了李后主与他的父亲李的主要作品。
然而,一路总感觉背后有双眼睛,但不敢回头去看。
车过南京,李后主的金陵故地,我忍不住装作捡钱包,低头回望车厢后部,四排座位之后,有人突然举起一本《谜小说》,正好遮住自己的脸。
yù盖弥彰!
我定了定神,保持这个姿势不变,死死盯着《谜小说》封面,本期主打是《寻宝记》。
僵持了十分钟,对方终于放下了书,露出庐山真面目。
居然是她?
一秒钟的惊讶困惑之后,我迅速明白了是她的理由,原来如此!
她也看到了我,同样惊讶与尴尬。她以为我早就转回头去,没料到我会坚持那么久。
几秒钟后,她露出一个纯粹礼节xìng的微笑。
我却没有这种礼节,直截了当地走到她面前:“颜色,太巧了,我们几年都没见过,却在几天之内碰到两次。”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球。”
美女推理小说家颜色,穿着一身黑色运动装,全副武装的野外打扮,果真别有一番风味。我注意到她的身边,坐着个朴素的乡下fù人,而非我想象中的帅哥。
“你一个人出来旅游?”
“是啊,这些年一个人惯了,经常独自出游做背包客。”
她给我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她还没有男朋友,至少现在没有,是否意味着对我的暗示?哎,我别再自欺欺人了!二是她在极力掩饰自己,把这次特殊行动,伪装成平时的背包客出游。
“哦,这次去哪玩?”
“不知道。”她镇定地看了看窗外,“我喜欢自由,随心所yù,随遇而安,遇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