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价比1 = (外观+xìng能)/价格
一个产品的外观越好,xìng能越高,或者价格越低,xìng价比就越高。我们有时候甚至忽略外观,只谈xìng能。新概念的xìng价比应该加上行业本质,像公式中的xìng价比2。
xìng价比2 = (外观+xìng能+行业本质)/价格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价格、外观及xìng能之下,如果个产品把握了行业本质,该产品的xìng价比就会提升。这个行业本质的新概念是我的独创,管理学界过去没有讨论过。举个例子,耐克的运动鞋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其中一个代工厂叫做裕元工业。耐克和裕元的产品外观和质量皆定都是一样的,那么你为什么愿意多花钱买耐克的运动鞋,而不买裕元的运动鞋呢?因为耐克把握了行业本质,而裕元没有。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通过耐克等例子详细解释行业本质的概念。
我们过去很难用xìng价比,来解释意大利的名牌产品明明都生产于中国,外观和质跟中国自己的产品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贴上它们的牌子以后就卖得这么贵。我们简单地把这个现象归结为“品牌”的影响。其实我们可以用xìng价比2来解释,那就是意大利的品牌把握了行业本质,而我们的产品没有,因此它们的xìng价比高。
举个例子,假设外观=10,xìng能=10,国产品牌的行业本质=0,意大利品牌的行业本质=40。
国产品牌xìngxìng价比2 = (10+10+0)/价格
意大利品牌xìngxìng价比2 = (10+10+40)/价格
假设国产品牌和意大利品牌的xìng价比都是4,那么国产品牌只能卖到5元,而意大利品牌的价格就可以定到15元。
4 = (10+10+0)/5
4 = (10+10+40)/15
我们过去不理解行业本质对于xìng价比的巨大影响,贴牌生产虽然可以生产出同样外观和质量的产品,但是没有办法生产出“行业本质”,因此我们的产品价格卖不上去,只能卖5元,而在中国生产的意大利品牌,由于多了行业本质,就可以卖到15元。
再举个例子,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友谊商店和丽柏广场的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销售额在全球市场狂跌的情况之下竟然逆市增长20%。然而奇怪的是,中低价的二、三线奢侈品销售额暴跌了30%~40%。我们注意到,2009年上半年,这些国际一线品牌在广州为了促销展开了大减价活动,香奈儿部分产品甚至以低于五折的价格出售,从而打垮了二、三线品牌。我用同样的公式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国产二、三线品牌的xìng价比2:
4 = (10+10+0)/5
国际一线品牌的xìng价比2:
4 = (10+10+40)/15
原本国产品牌和国际一线品牌的xìng价比相同,都是4,因此两者平分市场。如果国际一线品牌价格跌了一半,变成7.5元,那么它的xìng价比就变成了8。
8 = (10+10+40)/7.5
由于一线品牌的大减价,结果导致一线品牌的xìng价比从4上升到8,远远高于二、三线品牌的xìng价比,消费者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线品牌,从而造成一线品牌的销售逆市上升,而二、三线国产品牌销售大跌的现象。
在经济萧条期,消费者的行为将会倾向于注重xìng价比的“口红效应”,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要进行差异化,不但要像过去一样注重xìng价比1(就是提高外观的差异化或者xìn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