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 章(第2/4页)  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我们大多数缺乏耐心,非常浮躁,就希望能够一步到位。2009年的年中,我看到一个新闻,我们广东的企业花2亿欧元收购皮尔,卡丹的品牌。这个行为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企业家的行为,投机取巧。我们就想捡现成的,最好是皮尔?卡丹等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广告把行业本质打出来之后,我们再去收购它们,这不是更简单、更一步到位吗?同样可以提高xìng价比。

    为什么广东的企业会去收购皮尔?卡丹?为什么腾中重工会收购悍马?这都和我们的民族xìng密不可分。我们就是一个浮躁的民族,一个投机取巧的民族,这种浮躁和投机取巧纠缠在一起,深刻地刻画了我们企业家的行为。我在《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文化的魔咒》一书中对这些现象有非常具体的描述。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收购品牌的做法是否可取,值得我们探讨。其实请各位读者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去收购世界品牌?因为企业家认为,很多意大利的名牌都在中国制造,可是贴上它们的品牌以后利润就翻了十几倍。因此我们的企业家和各级政府就简单地想打品牌战略,这个思路不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吗?他们总认为创建品牌是提高价格、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方法。

    二、品牌定位三角形:品牌是怎么炼成的

    可是,各位读者也许没有想到,这些想法都是错的。你知道这些意大利的公司或者法国的公司在创建品牌之前,花了多少时间通过广告打出行业本质的精神,从而培育品牌?我们从来不去学习人家过去100多年来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企业精神。为什么不学呢?那多费事,我们直接收购品牌,一步到位多好。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想法,总希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希望“四两拨千斤”。这种心态还包括我们崇拜世界五百强的病态心理,例如联想、海尔等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浮躁地想进入世界五百强,而采用的方法就是投机取巧式的收购兼并,至于企业成功背后的本质原因我们是没有兴趣了解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想通过广东企业收购皮尔?卡丹这样一个由头,谈一下品牌是怎么炼成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要真正做成世界名牌,就要把行业本质的精神通过广告打出来。

    我们主要讨论两个品牌,一个是普拉达(Prada),另一个是安娜苏(Anna Sui)。我想清楚地告诉收购皮尔?卡丹的广东企业家,你这2亿欧元也别浪费了,还不如去炒楼炒股,千万别买品牌,因为买品牌是不会成功的。我想请问各位读者,普拉达和安娜苏的行业本质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能够成为名牌,为什么挂着普拉达或者安娜苏几个字就能卖个好价钱?我相信就算是服装行业的人士也不一定答得出来。这可以通过我最新的研究成果品牌定位三角形来加以解释,如图10-1所示。

    图10-1品牌定位三角形

    图中纵轴代表年龄,越往上,年纪越大;而横轴是女xìng化程度,越往右,女xìng化程度越高。各位读者请注意,所有的世界品牌一定都是定位在这个三角形之内。可以这么说,如果脱离这个三角形,你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名牌,这就是世界品牌的三角形。以香奈儿为例,这个品牌定位于非常女xìng化而且年纪偏大的高贵女xìng,而它经常用的代言人包括肯尼迪总统那位气质非常高雅的夫人。所以年轻女xìng不要用香奈儿,20岁的女孩拿个香奈儿皮包,别人会哄堂大笑。年轻而比较女xìng化的女孩应该用圣罗兰,而女xìng化稍弱的年轻女孩应该用古奇等。为什么路易威登的手提包总是一成不变的土黄色?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女xìng化弱、年纪稍大而且比较传统保守的女xìng。

    三、普拉达精神:要么就接受,要么就永远地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