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3/4页)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了,因此想依靠中国廉价劳动力而走出国门的企业都必将失败。

    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两个企业,一个是TCL,一个是明基(BenQ)。TCL和明基都提出来要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和国外的品牌、技术要走出去。

    对于这两家企业的发展战略,我的观点就是:你一定会失败。大家知道我讲话比较绝对,类似"你有可能会成功"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我从来不讲。具体来说,像TCL李东生收购了阿卡特尔以及法国的汤普森,明基收购了西门子的移动业务。阿卡特尔也好,汤普森也好,西门子也好,不都是国际名牌吗?不都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吗?既有品牌又有技术,再配合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哪有失败的可能?

    但是,今天大家读完我对产业链的分析之后就不应该这么想,读者应该和我一样批评他们一定会失败。为什么?因为劳动优势只是1块钱的25%,而在10块钱里,只占了2毛5分钱的劳动成本优势根本没用。一两年之后,两家公司的合资业务轰然倒塌,根本走不出去。我可以很清楚地跟大家说,今天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国企和民企哪个更有效率的问题,而是在这种国际产业链分工之下,如果国企和民企不能奋起直追的话,有可能双双被淘汰,事情就是如此之严峻!

    第10节:识破产业链yīn谋-yīn谋(1)

    第二节 yīn谋

    一、产业链yīn谋与二元经济的成形

    产业链yīn谋下的中国企业就是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却极快,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我国这十余年来的经济发展的思维就是扭曲畸形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以推动GDP的方式(也就是我所批评的"以GDP为纲"的理念)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以GDP的组成为例,欧美、日本的GDP当中70%是消费,也就是社会需要什么物品,就生产什么物品,因此是正常的经济成长。我国GDP当中消费只占35%,是欧美、日本的一半,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老百姓必须存钱上学、住房和看病,因此不敢消费。那么我国GDP其余部分是怎么构成的呢?超过一半的GDP都是固定资产投资,而欧美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我们的一半。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读者到处可以看到的高架路、桥梁、地铁、地产等等,这些过度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成长。所以我国经济就是一个畸形扭曲的"二元经济",一方面是由于产业链定位错误而苦苦挣扎的制造业,另外一方面是以拉动GDP为主导的建设工程极其火bào,包括钢铁行业、水泥行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以及替他们融资的银行等等。前者占了经济总量的七成,而后者占了三成。这种二元经济就是中国的特色,但是最近几年由于政府政策的错误,使得二元经济问题更加严重。

    第一个错误就是以拉动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

    这样的政策无疑造成了投资过多,而消费过少的局面。我们工厂生产出这么多的产品,但由于国内消费不足,只有出口卖给外国人消费,因而必定造成所谓"出口创汇"的现实情况,我国出口减掉进口的贸易顺差几乎是日本的2倍,达到了9%的高水平,因此外汇迅速积累。截至2008年7月,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8万亿美元。这么多的外汇储备,给了欧美各国极好的借口压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二元经济当中产业链定位错误的制造业雪上加霜,而火bào的建设部门相对的持续过热。

    第二个错误就是《劳动合同法》的不当推出。

    这里我要表态:《劳动合同法》本身的意义是重大的,我相信全国老百姓包括企业家以及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