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外县流民(第2/3页)  明末优秀公务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宛平县民团的人员,那时我们就预先埋伏在这三个地点。将这帮人一网打尽。”周大兴自然同意王爷的看法。

    第二日一早,张虎就带着抽调的秘密卫队情报组和行动组各二十人来到了大兴县县衙。行动组的小组长叫邢常福,是组建时就加入到行动组的人员之一,由于能力非常强,被王英杰提拔为小组长,负责这次行动组的行动。情报组的小队长叫于铁醇,原来是大兴县的农民,后来因忍受不了地主的盘剥,就投靠了王英杰,落草为寇。朱常润招安王英杰时,随王英杰一同到田媛煤矿工作。后期被召入秘密卫队,情报收集能力很强,被上官云提拔为小组长。因为此次行动在大兴县,他比较熟悉,因此上官云让他负责这次行动的情报收集工作。

    朱常润又让张虎将贴身侍卫叫来,一同部署此次抓捕行动。按照朱常润的推算,这帮外地来的流民明天很有可能再次到大兴县来作案,所以说时间非常急。朱常润将自己的推断以及这帮人作案的规律、犯罪事实向众人做了说明,并让大兴县县衙的捕头将掌握的这帮人的体貌特征做了详细的讲解,以便大家在埋伏时能够及时发现这帮人。

    交代完毕这些事情后,朱常润对人员进行了分工,刑常福率领十名情报组成员和十名行动组成员负责抓捕在青云店作案的人员;于铁醇率领十名情报组成员和十名行动组成员负责抓捕在西红门作案的人员;自己率领贴身侍卫负责大兴县城人员的抓捕工作。

    周大兴主动要求派遣县衙捕快协助王爷做好县城的抓捕工作,但是被朱常润给婉拒了。朱常润的直觉告诉他,大兴县县衙人员中很有可能有外县流民那帮人的内线,因为大兴县县衙捕快屡次抓捕这帮人,都被这帮人逃脱了。周大兴是一个干实事的好县令,对县衙的管理也都非常到位,因此不存在捕快偷懒耍滑的情况。那么只能有这么一种可能了。由于朱常润没有直接的证据,因此他并没有将自己的这种感觉告诉周大兴。待抓到证据再说不迟。

    布置完毕,刑常福和于铁醇就率领着王爷安排给自己的人员出发了。送走秘密卫队人员之后,朱常润将张虎和贴身卫队召集起来,将明天在大兴县城要采取的行动进行了部署,派遣六名侍卫在大兴县南门等候,发现这帮人进入大兴县城就由一人到大兴县城大兴街报告给自己。张虎率领其他侍卫分布在大兴县城最繁华,也是偷盗、抢劫案件发生最多的大兴街。此地商业非常发达,无论是买货的还是卖货的,身上都携带很多银两,这给了外县流民偷盗、抢劫的机会。在街两头各安排四名侍卫,负责进行堵截。为了保险起见,待抓捕行动开始后,由张虎在大兴街发射炮竹为号,由周大兴亲自在南门关闭城门进行围堵。这帮人一旦发现中了埋伏,势必会往最近的南门逃跑。

    听了朱常润的部署,包括周大兴,众人都下去准备去了。朱常润则带着张虎到大兴街进行实地勘察地形。由于大兴县城的商业程度并不发达,因此全县城基本也就这一条街是商业街了。两边是酒楼、客栈、各种商铺、当铺等,两旁的路边还有许多商贩的摊子,卖水果的、卖零食的、卖各种日用品的,应有尽有。

    由于商业都集中在这里,因此县城居住的人员,甚至是过往的人员,需要买什么东西都得到这条街,人员流动非常大。朱常润经过观察发现,如果发生抢劫等事情,街上的老百姓势必会非常慌乱,到那时就会影响抓捕行动。难免会让那帮人逃脱。

    张虎见此情景向王爷建议,可以安排人员在南门口对进入大兴县城的外县作案流民在衣服上做好记号,这样即使大兴街人员混乱,大家也可以按照那些人衣服上的记号进行抓捕。朱常润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两个人就返回大兴县县衙了。

    回来后,朱常润就将贴身侍卫召集起来,将计划进行了一些微调,就按照张虎的方法进行前期人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