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1/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印度。

    西藏的面积为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等于日本的三倍),人口仅一百七十四万人(包括汉族十二万人)。西藏人不象汉族人,倒是更象土耳其人和蒙古人,语言近似缅甸语。西藏高原地带虽然缺乏公路,但由于没有森林和丛林,车辆的通行似乎并不多么困难。冬季各河流虽然封冻,但只要注意调节好汽车的汽化器,河流不会成为障碍(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已经得到证实)。在西藏西部的拉达克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一百毫米左右,军队的作战行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即使在整个冬季,这个地区的气候也不影响作战行动。这里温度虽在零下四十度左右,但由于没有湿气,人们容易忍受。与此相反,在东部的麦克马洪线一带,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六百多毫米(居世界之冠),到雨季几乎不能进行作战。

    一八七四年,西藏通过英国(印度)、中国、西藏代表会议,与印度之间划定了麦克马洪边境线。西藏作为达赖喇嘛统治下的准独立国,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均声明中立,没有卷入战争的漩涡。

    图7 帕米尔高原地区略图

    第三章 苏联一侧的边境地区

    0

    第一节 中亚地区

    一、哈萨克共和国

    二、吉尔吉斯共和国

    三、塔吉克共和国

    四、乌兹别克共和国

    五、土库曼共和国

    第二节 西伯利亚地区

    一、西西伯利亚

    二、东西伯利亚

    三、远东

    四、西太平洋及北冰洋

    乌拉尔以东的苏联领土,占苏联整个领土的百分之七十五,分为西伯利亚与中亚两部分。西伯利亚(有人解释为取自“西伯尔”这一地名,还有人解释为是“沉睡的大地”之意)占据着东经六十度到东经一百八十度,北纬五十度以北的辽阔面积,除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之外,几乎所有的地区至今末得到开发,许多地方还从未有人到过。中亚包括咸海周围的大沙漠地带,它起自荒漠的哈萨克草原,延伸至帕米尔高原。从屹立于连接着印度次大陆的中苏边界的帕米尔高原起,经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萨彦山脉、雅布洛诺夫山脉、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自西南向东北构成了中苏边境。地势自西向东逐渐低下。在苏联一侧,南为中亚大沙漠地带,北为未开发的西伯利亚地区。东西辽阔,北至北冰洋。

    中苏两国沙漠地带的河流都在当地被吸收。西伯利亚地区内发源于阿尔泰山脉和萨彦山脉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北流入北冰洋(外蒙古的色楞格河流入贝加尔湖)。流经雅布洛诺夫山脉东侧的黑龙江,在东部与乌苏里江汇合后注入鄂霍茨克海。

    主要湖泊,苏联一侧多,中国一侧少。

    1. 里海:低于海平面二十六米,为日本整个面积的一点二倍。

    2. 咸海:等于日本九州与四国两岛面积之和。含有盐分,但可作饮料用水。

    3. 巴尔喀什湖:湖水稍含盐分。

    4. 伊塞克湖:海拔七百零二米,位于阿拉木图南面。

    5. 贝加尔湖;海拔四十五米,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南北长六百公里,宽一百公里。

    中亚的南部沙漠地带炎热如焚,雨量稀少,昼夜温差悬殊。雅库茨克北部地区冬季超过零下四十度,有陆地上最寒冷的地区之称。

    北冰洋和鄂霍茨克海冬季结冰。北冰洋从八月中旬到九月下旬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可通航,鄂霍茨克海从六月到十月约五个月的时间内可通航。另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大河和黑龙江从九-十一月到翌年的五-六月不能通航。

    西伯利亚和中亚的j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