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步兵、骑兵均须与俄国协商决定,并且一律禁止使用大pào。
⑤ 除与俄国协商并取得俄国同意外,清朝帝国不得把满洲的有关铁路或矿山的商业利益让与第三国及其臣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军队侵占了日本领土千岛群岛的择捉、国后、齿舞和色丹,最近又派驻了一个师,至今拒不归还,这也决非偶然。
自治州、民族区名 成立日期 特点 面积(万平方公里) 人口(万) 产品 俄语以外的语言 所属州(边疆区)名
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 1922.6.1 10.9 16.8 畜牧业 阿尔泰语 阿尔泰边疆区
哈卡斯自治州 1930.10.10 6.0 46.6 工业 哈卡斯语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
犹太自治州 1934.5.7 3.6 17.4 农业为主,工业 伊迪什语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
阿金斯克布里雅特民族区 落后 1.9 6.2 农业 布里雅特语 赤塔州
楚克齐民族区 1930.12,10 72.5 9.7 黄金 马加丹州
埃文基民族区 66.8 1.2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
汉特-曼西民族区 1930.9.26 51.8 25.0 石油、水材、渔业 汉特-曼西语 秋明州
科里雅克民族区 1930.12.10 31.1 3.9 堪察加州
太梅尔民族区 1930.12.10 湖泊极多 80.8 3.7 铁矿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
乌斯特-奥尔丁斯基布里雅特民族区 1937.9.26 2.2 15.1 煤炭、农业 布里雅特语 依尔库茨克州
雅马尔-涅涅茨民族区 1930.12.10 75.4 7.4 石油、渔业 涅涅茨语 秋明州
图11 西伯利亚略图
第二是苏联(俄国)的yīn暗面。 一八九○年,作家契诃夫(时年三十岁)不顾肺病在身,立意研究库页岛的流放问题,决定到西伯利亚进行考察。他在动身之前,曾写信给这次旅行的发言人,首都有影响的报纸的总编辑苏鲍林,谈了他在准备过程中的心得。他说:“我从阅读各种书籍中了解到,我国将几百万人投入监狱,野蛮地摧残他们。他们足带镣铐,冒着风雪严寒,徒步跋涉几万公里。他们感染上了梅dú,堕落下……。”当时的秋明是犯人的集结地,囚犯们在军队的押送下,从这里徒步穿过西伯利亚的村镇,到达伊尔库茨克、赤塔、雅库茨克、库页岛及其他地方。契诃夫一边考察犯人的遣送情况,一边花两个半月的时间穿过西伯利亚,抵达了库页岛。契诃夫在三年的岁月里埋头于被流放者的调查。他虽末获准与政治犯面谈,却能广泛地会见其他犯人。他的记录里记载的库页岛被流放的犯人多达一万人。报据一八二二年制定的流刑法规定,囚犯的分类如下:
1. 徒刑犯
被投入号称“死亡之家”的西伯利亚监狱,课以强制劳动。一定期间(一至八年)受改正犯待遇。如成为模范犯人,可到狱外住宿,与家人同居。
2. 强制迁居犯
服刑十年后成为自由犯,获得西伯利亚土地,永远不能返回故乡。
3. 放遂犯
流浪者和行政上受放逐处分的人。刑满后可返回故乡。
为了押送这些犯人,在各地驻扎有正规军队。在每个宿营监狱(“旅店”)分别驻有由一名军官、二三名军士和四十名士兵组成的押送队(每隔三十二至六十四公里设一“旅店”,距离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