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3/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扩张。尤其是苏联向南方寻求基地(港湾)的yù望一直是根深蒂固的。

    1. 一八七七年与土耳其之间bào发战争。

    2. 一八九一至一九○二年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一八九八年租借大连和旅顺。

    3. 一九○四至一九○五年与日本之间bào发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bào发后,苏联的这种作法并无变化。下列事实说明,苏联一直凭借武力和侵略进行领土扩张。它现在正在大规模地扩军备战和实行军队现代化,为此它的这种倾向就更为明显。

    1. 一九三九年和德国签定《德苏协定》,瓜分和进驻波兰领土。

    2. 一九四○年吞并、占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

    3. 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年两次侵略芬兰。

    4. 大战末期进攻满洲,租借大连和旅顺。

    5. 一九四五年进攻南库页岛和千岛,至今一直占领我国北方领土。

    6. 一九四五年吞并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

    7. 一九五○年支持北朝鲜,挑起朝鲜战争。

    8. 一九五六年进驻匈牙利。

    9. 一九六八年入侵捷克。

    10. 从一九六二年开始向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南也门、阿富汗、越南等国派遣军队或军事顾问。

    11.一九七八年一月至五月间在国后岛和择捉岛部署一个师的兵力,一九七九年九月在色丹岛部署三千人的兵力。

    12.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动三个师约五万人武装入侵阿富汗。

    六十年代,苏联的核武器和海军力量不如美国;后来乘美国陷足于越南战争之机逐步加强,现在已大有凌驾美国之势(参见下表)。如果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据说到一九八三至八五年间,美国将被苏联抛在后边。这说明苏联越来越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开展积极的外jiāo活动,梦寐以求地扩大势力范围。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苏联长期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包括核武器),使苏联在下面几个方面陷入了困境。这已经成为苏联的致命弱点。

    第一,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减慢,暴露出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的缺陷。赫鲁晓夫曾经扬言一九八○年以前在经济上赶超美国,这毕竟成了一场黄粱美梦。苏联民众为此而在生活上付出了巨大代价。

    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苏联军费如果仍像过去那样,每年以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八○年美国国防报告)的比率增长,到八十年代末期,共军费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食粮供应尤其是谷物不足。苏联每年需二亿一千万吨。由于气候的影响,大体上每二三年都要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一次谷物。一九七九年从美国进口的谷物达二千五百万吨。可以想象得到,苏联如决心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它将首先着手进口数量相当大的谷物。(值得注意的是,苏联有可能以农业歉收为理由,大量进口谷物,进行储备)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七九年美、苏战略核力量对比表

    美国 苏联

    洲际弹道导弹 潜shè弹道导弹 远程轰zhà机 洲际弹道导弹 潜shè弹道导弹 远程轰zhà机

    1962年保有数① 200 100 1,700 50 0 200

    1972年中期保有数 1,054 656(41艘) 455 1,527 500(740) 140

    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规定的限额(括弧内数字为旧式洲际弹道导弹转换为潜shè弹道导弹的限额) 1,054 656 (710) 1,61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