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9 章(第3/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军舰艇及空军利用越南的海空军基地,干扰和破坏东北亚(含日本)和中国的海上jiāo通,同时从南方牵制中国军队,并威胁日本、韩国、台湾和“东盟”各国。

    为此,苏联将支持越南尽快地称霸柬埔寨,为建立以越南共产党为核心的印度支那联邦打下基础,使越南成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核心,在越南强化各种军事设施,同时向越南、柬埔寨、老挝派出苏联军队和古巴军队。迄今,苏联已向越南派遣了近一万名军事顾问,每天提供二百至二百五十万美元的援助。

    ⑧ 对印度次大陆的策略

    苏联渴望向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扩张,特别是将阿富汗、伊朗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对中国形成包围态势。它还将重视对尼泊尔、不丹的工作。注视印度海军在印度洋的动向,(苏联将使用印度次大陆的基地,协同及支援印度海军)

    2. 苏联的欧洲战略

    苏联将竭力避免在欧亚两个方向同时作战,同时将积极采取措施,为随时将兵力从一个方向转用到另一个方向创造条件。

    ① 保持对西欧(“北约”)的优势地位

    苏联只有保持对“北约”的优势地位,才能应付中苏战争,各个击破中国军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苏联将对“北约”的弱点土耳其、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各国进行各种工作,以建立有利的政略和战略态势,同时苏联还将警惕和压制东欧各国“造反”,牢牢地控制这些国家,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② 做好大部队战略机动的准备工作

    在实施中苏战争之际当然要把大部队集中使用在中苏边境方向,但还要考虑到必要时能把兵力及时妥善地调到其它方向去。但是,西伯利亚及中亚的jiāo通(铁路、公路)、通信、机场、各种运输工具、后勤补给、医疗卫生设施等还很不完备。这些方面的准备工作是否就绪,对苏联来说十分重要。

    ③ 对美国实行缓和外jiāo

    为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将一面通过缓和政策谋求同美国妥协,一面为防备万一而在地中海、非洲、印度洋、中东(含波斯湾)等地区培植亲苏势力。另一方面,通过激化中南美特别是加勒比海周围的冲突,将美国牵制在“家门口”的方向上。

    3. 在中东(含波斯湾、红海)扶植亲苏势力

    苏联企图切断这个地区对西方国家的石油供应,以扰乱世界的政治、经济,逆转西方阵营的对苏优势地位。这是因为苏联认为,向中东扩张,不仅对自己的政略战略地位和经济有利(尤其是可以获得石油),而且是给美国介入中苏战争制造困难、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bào发的可行之路。

    4. 向非洲大陆扩张

    非洲大陆资源丰富,过去一直是西方阵营的原料供应地。绕南非好望角的航线,是美国和“北约”的重要的战略要道 [ 作者注:一九七七年全年进出南非港口的船舶(绕非洲>共计一万四千艘。三亿一千七百万吨,同年十二月通过好望角的船舶为四百四十五艘(其中油轮二百二十六艘)。 ] 。破坏这条航线,符合苏联的利益。由于向南非方向扩张势力会削弱美国和“北约”各国的国力、军力,对苏联有利,因此苏联今后将继续朝这一方向努力。

    第七章 对中苏战争的考察

    0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中苏关系

    一、日清战争后俄中缔结同盟

    二、支那事变bào发后中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三、战争末期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四、朝鲜战争bào发前夕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五、中苏合作的原因

    第二节 导致中苏战争的各因素

    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