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3/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秩序地、服从权威地投降”论点以后,有相当多的民众表示欣赏,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日本的舆论界采取反政府的乃至亲苏的立场,苏联业已在日本建立了桥头堡,这也是一例。

    去年一月,苏联海军武官回国之际,据说曾向友人透露:“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可与苏联匹敌,但苏联国内资源丰富,日本一切都得依靠进口。日本今天的繁荣不过是沙丘上的楼阁。一旦必要,苏联完全可以把日本抓到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本意。这个方式对苏联来说实行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苏联似乎并不认为仅靠间接侵略这一种方式就能达到目的。他们正在采用兼用武力的第三案。可以认为,贪婪的苏联是决不会完全放弃军事侵略这一手的。

    第三节 以第一、第二两案的折衷方式控制日本(第三案)

    在这美苏对抗因为伊朗人质问题和阿富汗事件进一步激化之秋,估计苏联将依然沿袭过去的缓和政策,继续避免同美国打全面战争。在这种形势下,苏联当前不可能冒美苏全面战争的风险,断然以武力入侵日本。它将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向国防态势不完备的日本施加压力,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一步积极推行间接侵略方式,以待时机成熟。

    1. 通过加强驻我北方领土苏军部队的实力,向日本国民大众尤其是北海道居民施加心理影响,并观察反应。

    2. 通过加强同越南的联系,在越南扩建苏联的海空军基地,派遣海空军部队,构成扼日本南方贸易运输航线的态势,威胁日本,同时以备万一。苏联的军用飞机、潜艇正频繁出入越南。

    3. 在支持北朝鲜扩军备战的同时,助长韩国内部混乱,促使朝鲜半岛形势恶化,以牵制、动摇日本。近二三年来,北朝鲜军队实力明显增长,现代化速度加快。

    4. 对提供石油给日本的中东各国施加压力,搞乱日本的经济。

    5. 一边要求日本协助开发西伯利亚,一边纠缠于渔业问题,使用软硬兼施政策,拉拢日本。可以有把握地预言,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建成后,苏联对日本的态度将会更加强硬。

    6. 通过出动潜艇等海军舰艇和空军飞机,在日本近海及周围炫耀苏军实力,使日本国民大众反战情绪更加高涨。

    7. 支持日本国内的反政府势力,勾结日本国内的亲苏势力,扰乱日本的政治、经济。通过日本舆论界离间日美关系,支持反政府运动。

    苏联在采取这些措施的同时,还将密切注视日本的对策和本国形势的发展,分析世界动向,伺机积极行使武力,不给美国以可乘之机。例如,日本国内因严重自然灾害(地震等)陷于混乱时,苏联可能以援助的名义迅速派兵进入日本国内,或者促使日本内乱四起,策划成立革命政府,使这个政府象阿富汗的卡尔迈勒政权那样,要求苏联援助,出兵日本。

    可以想像得到,不论处于何种情况,苏联都将在美国履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义务之前,使用空降师等部队,占领首都、机场、港湾。同时也可以设想,苏联将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挪威的突然袭击经验,利用商船等把军队运送到日本的重要港湾,强行登陆。

    总之,苏联现在采用的手段似乎已从第二案进到了第三案。企图赶在中苏战争bào发前控制日本。种种迹象正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固然有必要关心中苏战争是否会bào发,但我们更有必要广泛地注视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日本的脚下。

    结束语

    本书以军事为中心,概述了中苏战争的基本事项。从中可以了解中苏两国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从全球角度来认真处理本国的安全问题的。他们似乎从一切方面从全面核战争开始,到局部战争、常规战争、间接战争、心理战、经济外jiāo、游击战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