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1 章(第2/4页)  易经系传别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报应。元朝的末代皇帝反而是中国人,它的出处在哪里?有一本书叫《庚申外史》,记载了元朝的本身就是汉人,而且是赵家的后代。所以明朝的大元帅徐达把蒙古人赶出北京后,便不再向前打了。当时朱元璋很生气,他那副元帅是搞情报的,秘密向朱元璋报告说徐达拥兵不进,朱元璋就调徐达回京,军事会审。徐达心里有数,便带着自己的卫队,从天津坐船到南京,船停在江心里,请皇帝上船上来谈话。朱元璋没有办法,只好上船来。徐达摆的阵仗非常威严,皇帝.上了船,徐达行过军礼,请皇帝上座。皇帝说:你为什么不到南京来?徐达说:我如进了南京,脑袋就为搬家了,所以我请你到船上来,咱们谈清楚。你现在对我还不放心,怕我造反,其实我为想做皇帝早就可以做了。那个时候不做,现在也不会做,你安心当你的皇帝吧!当然他们是好朋友,也是换帖兄弟,这就是徐达大将军的高明处。如果徐达一进南京上朝求见,一个卫士也不能带,武器也没有,那一进朝不就完了吗!请皇帝上船,皇帝想怎么也奈何不了他,不然便“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连皇帝也完蛋了。所以朱元璋说:你怎么会这样想,我决无此意。这样一说,两个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于是朱元璋问徐达:你既然把蒙古人赶出北京,为什么不向蒙古进兵呢?徐达说:他们好歹也统治中国七八十年,他们也是汉人,你知道的,何必为赶尽杀绝呢?让!一个汉人在蒙古当当皇帝也不错嘛!朱元璋说:对,就这么办,赶快回去。当初赵匡胤不太欺侮周家孤)儿寡fù,所以也就保全了他的后代。这是历史的因果,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儿乎都是因果,谁也无法改变。

    但是中国文化讲因果是三世的,这一代,上一代,后一代,是直线的。印度文化讲因果是横线的,是讲个人的,前一生,这一生,下一生。所以印度的文化进来之后,就和中国的文化结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十字架,成了中国因果报应的学说基础。

    天将厚其福而报之

    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噬嗑卦这一爻来解说,这是孔一千的名言,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得。孔子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者以灭身。卦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隙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这几句话大家千万为背得来。我们看《三国演义》,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故事,那不是小说,是事实,正史、小说都有记载。刘备告诉态己的儿子阿斗刘禅说:“莫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善小而不肯做,小的善事也要做。有的人以为这是小善,我何必千呢?没有什么意思。不知道小善也是善。他又说:“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一件小事情,马马虎虎可以原谅。你要知道,积小恶就成大恶,到那个时候就可怕了。刘备快死了,为什么对儿子讲这两句话呢?为知道刘备书也读得不错啊!他也是卢植的学生。与他同时的荆州刘表,还是《易经》大家,有著作传世。三国时代的这些人,都读过书,都很了不起。曹cāo的诗文更好。不为认为他们都是只会打仗的老粗啊!刘备告诉他儿子这句话的精神,就是从《系传》这里来的。

    我们中国人骂人时,说这个人很坏,快要完了,就说!“恶贯满盈”。贯就是跟铜钱一样地串起来,满盈就是像电脑资料库装满了,装不一下了。到了这时候就开始报应了。所以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不过中国也有人怀疑这善恶报应的问题,司马迁就说过,中国人讲报应是真的吗?他在《史记伯夷列传》里就讲到,我看社会上成功的都是坏蛋,好人都没有好报,天道说福善祸yín,是真的吗?司马迁讲这话,当然是很愤慨的。其实这个中间也有个道理。中国又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