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6 章(第1/4页)  易经系传别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益、困、井、巽这九个卦来加以解说。

    成功的妈妈叫失败

    “者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揲修也;益,德揲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是故履  ,德之基也”,“履”就是走路。刚才我讲到一位同学几十年来没有站起来,没有立脚点,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你问他的人生观是什么,他没有人生观。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做个大少爷,学那“如果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也是个人生观。做个无聊的人也不错啊!如果你说你要做小偷,也是一个人生观,如果你想做武侠小说里的济贫神偷,也不错啊!你说你为做个郎中,做个赌城高乎,你也总算有个人生观嘛!但是很多人没有人生观,一辈子没有站起来过。所以文学上形容这一类人是“浮沉于世间”,水高了就浮上来,水低了就沉下去,一般人就是这样,在人海中浮沉,没有立脚点。

    所以孔子说“履,德之基也”,是德的基础。

    “谦”  ,高山在平地下面,“谦”是一切为谦虚,所以“谦”是“德之柄也”,“柄”是把柄。

    “复”  ,就是恢复,回来,“德之本也”,事情为回复到本来来讲。

    “恒”  ,做事情要有恒,“恒”是“德之固也”,所以我们讲有恒为成功之本。

    “损”  ,碰到挫折,碰到损害,碰到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失败了你就为更求道德的进步,所以是“德之修也”。

    “益”  ,碰到好的自然是益了,益是很宽裕的意思,所以说“德之裕也”。

    “困”  ,碰到困难才会深思,才会用思考,才能激励上进,所以说是“德之辨也”。

    “井”  ,四面不通啦,自己为给自己一个范围。我们常说某个人没有人格。什么叫人格?人有个规格,你为做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为依那个规格去做。任何人都有个标准,如果没有一个风范,没有风格,这个人就完啦。所以“井,德之地也”。

    “巽”  ,“巽”就是顺,顺着这个路走,就是“德之制”也,有制度。

    这是孔子提出九个卦的忧患意识。无论时代是治世也好、乱世也好,人生必须具备这九个条件。忘记了立足点,不晓得谦退,碰到困难就灰心失望,在损益之间不知道利用。人人都怕失败,不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所以失败的真正名字是成功,成功的妈妈就是失败。

    “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你光求利益是不行的啊!人生随时为给自己些困苦的,知道创业维艰,也知道守成不易。自己要时常检点,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范围起来,这就是忧患的道理。所谓“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做一件事情也是一样,一开始是“履”,下面便是“谦”、“恒”,以至于“巽”……孔子又解释道:

    “履,和面至,谦尊而光”,大家会常常着到人家“谦尊而光”的扁额,墓碑上也常看到的这四个字,意思是说这家的主人年龄很大,很有学问,也很谦虚,大家都很尊敬,他便是很有光辉。这就是从《易经》套用来的。

    “履,和而至”,“履’,就是人生开始的和第一步,“履”就要做到“和”,能够和平,跟大家处得来,才能站起来。人与人之间不能做到和睦,不能与人相处就完了。

    “谦,尊而光”,你认为少拿一块钱就损掉自己的利益了吗?不知道今天少拿一块,说不定一年以后你会多拿一百万,这是很难讲的。越是谦退,越是尊贵。

    “复,小而辨于物”,“复”就是回转来,一切回转来要求自己,也就是曾子的反求诸己。怎么回转来?譬如我们抽了这一支烟,这烟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