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这些活动有它轻松的一面,我学会了许多欢快而喧闹的乌克兰农民舞蹈。
我还算走运,没有碰上游击队员。游击队有时就在紧靠前线的地区活动,乌克兰大草原不适于游击队活动。然而,俄国中部和北部的密林区,是很便于游击队活动的。至于对待游击队问题,我们军队所采取的原则,当然这也是各国军队所公认的原则,那就是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部队不受游击队的侵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制定了jiāo战双方都应遵守的法规和惯例,但这些不适用于游击队活动。对此,那些蓄意组织和支持这种恐怖作战形式的政府应负重大责任。苏联在平时就全面训练和组织游击队。然而他们的成功,主要是依靠当地居民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在乌克兰肯定是找不到的。
一九四三年春天,我亲眼看到,德军受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友好的迎接,教堂重新开放了,已经加入集体农庄当了工人的农民在期望收回他们自己的农庄。居民们再没有秘密警察的监视,也不要经常害怕被送到西伯利亚的强迫劳动集中营了。经过对数千战俘的询问和长时间跟他们谈话,使我深信,一般俄国人都不信任共产党,许多人非常怀恨它,特别是怀恨共产党的官员,有成千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甚至在德军于一九四二年冬天遭受惨重的、灾难xìng的挫折以后,还拿起武器,要把俄罗斯从共产主义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希特勒把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桎梏之下解放出来,而给它建立起帝国制度。乌克兰人特别厌恶那些臭名远扬的省长,俄国人希望有一个反对斯大林及其一伙的俄罗斯政府。但是这些都没有实现。集体农庄还继续存在,只是改了名字,叫做“公产”;没有建立起俄罗斯军队,因为如果这样做了,希特勒就要被迫承担某种与他的政治计划相对立的责任,只是勉强同意建立一些哥萨克人和乌克兰人的地方师。俄国人只能成为“自愿提供支援者”,这已经是恩赐了。这样我们的政界领袖们就不要承担什么责任,成千的俄国男女,不送西伯利亚了,但却派到德国来,被称为“东方劳工”,他们实际上是奴隶。
这就是对俄国人民的“解放”,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把德军作为朋友和恩人来欢迎的。
苏联的宣传机构,很快就利用了希特勒及其帝国政府所犯下的这种惊人的心理错误。斯大林却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俄国人对“俄罗斯祖国”固有的爱,他们的宣传机器不久就成功地灌输一种思想,即战争乃是为“祖国”而斗争。过去沙皇军队的传统作法全部复活了。不久,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近卫师和近卫旅。军官们骄傲地炫耀着他们那闪光的肩章,而那些共产党员老战士把这都看成是极端保守的象征。这时甚至还同教堂签订了协议。
德国政治是使游击战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德国军人都为此身受其害。大量的有爱国热情的俄国人,由于德国政治机关无情地对待他们而感到失望,被迫参加了游击队。终于,到了一九四四年九月,当德军都已离开了俄国国土,才允许弗拉索夫将军 [ 注:弗拉索夫是很有能力的指挥官,他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的莫斯科防御中战绩卓越,于一九四三年二月在曼斯坦反攻时被俘。战后,他和他的主要伙伴被俄国处死,据估计,约有四十万俄军俘虏编入了德国国防军。 ] 建立一支俄罗斯军队,但已为时过晚。
德国政界领袖们把借用俄国军队的力量消除俄国共产主义这样一个天赐良机给失掉了。
第十四章 库尔斯克会战
“不能失败”--进攻准备--进攻--“堡垒”战役中的坦克战术--俄军对轰zhà的反应
“不能失败”
一九四三年三月末,东线天气转暖,开始解冻,“冬帅”让位给更加专横的“泥神”,双方作战行动都有所收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