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2 章(第2/4页)  坦克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骑兵,对坦克兵的运用,有着相同的看法。巴尔克总能作出明确的决定,究竟是谁的意见占上风,那是无关紧要的。巴尔克从来不chā手司令部的具体工作,因为这类事他要求参谋长个人负起责任。巴尔克将军因他个人的胆略而全军闻名,我特别要感谢他,因为他让他的参谋长每隔一两天就要到第一线部队去看看,这就使我同部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司令机关和战斗部队之间必须保持的。 [ 注:巴尔克生于一八九三年,出身于旧军人家庭(他父亲写过一本著名的战术书,曾译成英文,并在美国作为教材使用)。他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都在军队工作。在他的军队生涯中曾负伤六次,他现在住在斯图加特。 ]

    为向基辅突出部实施反击,第48坦克军至少拥有六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我自豪地得知,我们的军被誉为“精锐军”,而我们的司令部常常受命去执行具有特殊困难或具有特殊意义的作战行动。我们军所辖的部队有:第1装甲师、第7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党卫军装甲师、第19装甲师(十一月十八日调来)、第25装甲师(因损失而削弱)、“莱赫”党卫军装甲师(兵力上相当于一个较弱的战斗群)以及第68步兵师。

    我们的计划是以这些强有力的部队,由法斯托夫直向基辅进攻,并chā至这个大突出部的基部,阻止俄军继续向西前进,如获成功,即可围歼大股敌军。不幸的是,第4坦克集团军司令官劳斯上将把这个计划看成是过于野心勃勃的计划。他认为,重要的是收回日托米尔,并趁俄军向基辅转移之前,把它消灭在这里。关于深入俄军后方进行闪电攻击的想法被放弃了,他赞成采用具有传统特点的作战方法。劳斯是一位顶好的军人,但在随后几周的事态表明,尽管在战术上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但从西面进行正面攻击,想消除基辅附近这块大登陆场是不可能的。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坦克战的历史以及以前骑兵作战的历史都表明,只有靠速度、勇气和机动才能赢得重大的胜利。将军们当中的“稳健”派在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的西线作战中,一切都很顺利,但在今天大规模使用坦克和飞机的时代,“稳健”派的理论就吃不开了 [ 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稳健”态度的突出表现是很多的。我只举一个典型例子。一九四一年,希特勒把雷哈德坦克群撤下来,而该群已经打到列宁格勒,在脱离“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很远的前方行进。当时希特勒不让攻打这座城市,而这座城市防御薄弱,以突然的攻击,就可以把它拿下来,这样还可以与芬兰人迅速取得联系。这样作本来可以使北部地区的战事迅速结束。 ] 。

    根据第4坦克集团军的命令,第48坦克军修改了进攻计划,当时兵力部署如下:第25装甲师和“莱赫”党卫军装甲师保障军的右翼,第68步兵师和第7装甲师则在左翼进攻。中路为主攻,这里部署有兵力较强的两个老牌部队,即第1装甲师和“莱布什坦达特”装甲师,它们由切尔诺鲁德卡向基辅-日托米尔铁路线实施突击。十一月十五日,它们开始进攻,集中打击俄军的左翼,这使俄军完全出乎意外。十一月十七日,第1装甲师和“莱布什坦达特”装甲师抵达铁路一线,迫使俄军向东北撤退。

    根据受领的命令,我们应转向日托米尔进攻。“莱布什坦达特”装甲师则留在原阵地上,由东面掩护我们的行动;第1装甲师协同第7装甲师和第68步兵师(这两个师都已疲惫不堪,但士气尚高,而且对它们指挥得很好)向日托米尔开进。十一月十七日夜,第1和第7装甲师攻入日托米尔,这是一座典型的俄式古城,有一些漂亮的圆顶房屋和旧式的教堂。

    当时,俄军已经收拢了部队,把重兵集团集中在布鲁西洛夫附近。十一月十七、十八日,俄军以其近卫骑兵第1军和近卫坦克第5、第8军,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