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2/4页)  炮击金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侦察部门开会,jiāo代任务,再次动员:集中全部力量,运用多种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强化对金防部指挥所的侦察。石一宸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担任哪一级职务,不论大仗小仗,战前,侦察与计划两项,均事事躬亲,定要自己亲手组织来做,方觉踏实、放心。

    1949年秋,金塘岛之战。金塘为舟山群岛之第二大岛,守敌一个师。凡逢天晴,师长石一宸便带着机关跑到高处架设仪器观察金塘,并派遣侦察分队暗渡敌岛实地侦察。连续月余,终于把守敌设于水际和滩头的木桩、铁网、竹签、堑沟、地雷、碉堡等七、八道障碍及兵力配置摸清,然后在我方港湾照葫芦画瓢,如法pào制,进行实兵攻击演练。在南京举行的作战会议上,鉴于攻击金门、登步岛失利的教训,与会者对金塘的战法经验都很感兴趣,陈毅、粟裕高兴地说:看起来,渡海作战困难虽大,但只要遵循规律过细准备,胜利是可以拿到手的嘛。

    1955年冬,一江山岛之战。一江山原是一个不到二平方公里的荒岛,为大陈岛的外围屏障,地位重要,蒋军派千人驻守,配备50余门火pào,滩头设置多层障碍物和bàozhà物,防御工事奇坚,加之岛岸陡峻,难以靠船攀登,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华东军区作战部部长石一宸带队在前线整整对该岛监视观察三年余时间,直到把岛上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都摸得烂熟。再根据彭老总“牛刀杀鸡”的指示要求,反复演练、精确计算,终于把我军战史上第一个三军协同作战计划呈递到联合指挥部总指挥张爱萍上将手中,后来,5小时即攻占一江山岛的实战表明,该计划编制点水不漏,堪称一流。

    总结毕生戎马,石一宸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感慨写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战必求有把握,实在太重要了。高度重视侦察与计划的指挥员,在qiāngpào声响起之前,便已经打开了战胜之门上的坚锁。”

    十三、柳暗花明

    正当上上下下苦无发现金防部指挥所藏匿点而烦恼犯愁时,得到信息:某监狱中关押着一批近年捕获的台湾武装匪特,其中三人到过金门,并出入过胡琏指挥所。

    石一宸喜出望外,拳头在桌子上擂得通通响:快把那三个宝贝疙瘩押到云顶岩上去,我要亲自审问!

    一个豪雨过后的下午,天气骤然晴朗。

    从云顶岩上望过去,西斜的阳光勾勒出大金门清楚的轮廓,一直难识面目的北太武山,似乎也扯去了灰蒙的面纱,知趣地向着人们走近了许多。

    石一宸威风凛凛坐在一张木椅上,身后左右,站立着各pào兵师、团长和军区机关pào司、情报、侦察部门的处、科长们。很像古装戏中的县太爷升堂。

    “押上来!”命令下。

    一俘虏被带到跟前。他显然未曾见过此等阵势,不明吉凶,两腿也触电般微微打抖。

    石一宸手一指,问话:“那是什么山?”

    俘虏答:“大金门的北太武山。”

    “嗯,山的那一面有些什么机构、设施?”

    “国军,不,不,蒋贼军的指挥所。”

    石一宸心头一笑,脸色依旧:“要问你一些有关金防部指挥所的情况。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准说谎话!如果事后证明你说的是实话,可以酌情减刑,说谎话则加罪,军法从事会杀头的,我就可以批准杀你,立即执行,明白吗?”

    俘虏点头如捣蒜,两腿大抖。

    石一宸主问,部属们补充,像开记者招待会似的,金防部的具体位置,坑道外面有些什么辅助设施,胡琏的活动规律,提问甚全、甚详、甚刁,边问边画草图,直到满意为止。

    这个带下去。另一个又带上来。

    三俘讲述情况大体相同,对过去情报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