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 章(第2/4页)  炮击金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有一天,刮大风,一小股敌特乘着暗夜摸上岸来,打了几qiāng,抓了我们个把人,回去大吹大擂。北京对这件事批评很厉害。我到前边去处理,晚上,站在哨位上,叫几个战士在敌人上岸的地方走一走,确实是既看不到,也听不到。我们海岸线那么长,哨所再多,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嘛。防敌小股偷袭,一直是前线的一件大事。因此,pào战前,我们一方面加强战区的战备,一方面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着手将战区人口疏散,多少万老弱病残幼都迁到后方去了,可疑分子也一块大搬家,前线仅留下少数经严格政治审查的基干民兵。这样,前线的安全环境得到过滤和净化,敌特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难以立足,等于把台湾、金门的耳朵堵住了。

    捂住敌人的鼻子。懂pào兵的人都知道,对一个目标观测的点愈多,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大,jiāo会目标的方位角度便越精确,我们对金门几百个目标一般都由三对jiāo会观察所进行侦察,所距基线由800米增至3700米,精确计算每门pào对每一个目标的shè击诸元,到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按这个诸元打,预计进行面积shè是可以得到满意结果的。算好了诸元,一律不进行试shè,一个多月里,我们对金门不打一发pào弹,不让敌人从硝烟里边嗅出我军的真实意图。

    十六、17时30分开pào

    蒙住敌人的眼睛。连天的大雨,给部队开进、施工带来许多烦恼、痛苦,但也有一个好处,遮挡了敌人的视线。所以天气最恶劣的时候,部队恰恰干得正欢哩。部队调动一般都在天黑后进行,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侦察卫星和红外夜视器,黑夜确实是个把所有秘密都一古脑装起来的保险箱。8月22日午夜和23日凌晨,我们几百门大pào和几千吨弹yào从待机位置进入发shè阵地,车辆全部闭灯行驶,当时急造军用公路都修好了,很快,各就各位,马上搞伪装,太阳出来后你看吧,我们阵地上的影象和昨天没啥两样,一切如故,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麻痹敌人的神经。一个月内,我们适度地在福州那边制造一点情况,福州龙田机场的飞机时不时起飞一下,偶尔,向马祖打一阵pào,戏不能太过,要恰到火候。敌人果然错觉上钩,8月22日蒋介石还派了一个陆战师去加强马祖,我们的“声于北而击于南”的策略大体奏效。

    保证首次pào击的突然xìng,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pào击的时机。这可是毛主席直接掌握的,开pào命令,必须由他亲自下达。

    8月23日,pào击金门的指挥网络是这样的:毛主席在北戴河做决定,叶飞把决定从北戴河传到北京总参作战部。作战部王尚荣部长直接向厦门云顶岩下达最后命令。云顶岩前指总指挥是军区副司令张翼翔,但他不管接电话,王尚荣的电话由我负责接,再由我向各pào兵群下达。预定17时30分实施pào击,到底打不打,我们在厦门,就等北京王尚荣一句话了。指挥坑道里,我的周围摆了十几部电话机,与各pào兵群、分群有直达线,有迂回线,还备有分线路随时可以调用;确保命令畅通无阻。战时,我甚至可以同任何一门火pào直接通话,整个通信工作是相当出色的。

    从下午15时开始,我与总参王尚荣开始用加密电话联络,我一直握着电话机子不敢松手,王尚荣说他在北京也是握紧了电话不敢松手。我隔几分钟问一遍“主席开pào的命令下来了没有?”回答总是“没有”。一直问到17时,王尚荣也有些焦躁不耐烦了,他的湖北嗓门挺大,说:“老石,你别催命了,现在我比你还急呢,主席命令一来,马上会告诉你!”这时候,下面pào群又来电话问我:“到底打不打?”我也话:“别催,等命令。”可我还是憋不住催问王尚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