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2/4页)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 月底—10 月中旬这段时间内,红军不断巩固和扩大右岸登陆场,同时还架设了很多桥梁,送过来了大量部队和众多重型武器。经过一番准备后,10 月15 日,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10 月20 日起称乌克兰第2 方面军),首先从其左翼克列缅丘格以南的狭长登陆场——曼施坦因所谓的“偷渡点”——迅猛出击,给予对手软腹以沉重一击!

    苏军在第聂伯河的架桥作业:

    如前所述,苏军9 月下旬强渡第聂伯河时,使用了不少木筏和小船。木筏据说只能在250—300 米宽河面使用;渔船较管用,甚至可以渡过600—700 米宽的河流。

    苏军有时也会有一些比较先进的器材:如折叠式登陆舟和橡皮舟,以及制式舟桥纵列。后者在狭窄的河面用桨漕渡,宽阔河面则用汽艇牵引。

    最初渡到对岸的,大都是一些冲锋qiāng手, 对方的行动规律。他们发现,德机的袭击一

    通常为营团规模。他们往往会遭到德军空中和 天通常有2 次:12—13 时,从南面袭击一

    地面的凶猛反击。为了抗住反击,就要及时将 次;18—19 时,从西面袭击一次。德机投

    重型武器(迫击pào、营团火pào,有时还有坦 下的zhà弹多数无法直接命中浮桥,但bàozhà掀

    克)送到对岸。最初几天,重武器主要依靠门 起的高浪,往往会打入舟桥,造成沉没。

    桥运送。轻型门桥载重5—9 吨,主要靠桨漕 摸清这些情况后,俄国人采取了相应措

    渡;重型门桥16—30 吨,以汽艇牵引。轻型 施。一方面,集中了强有力的防空火器;另

    门桥一个航次需要1 到1 个半小时,由于速度 一方面,在黎明前把桥梁的浮游部分撤走,

    较慢,无疑是德军shè击的好目标。因此一般只 藏在河湾和支流河口。夜间再搭起来。因

    能在夜间使用。科涅夫的第37 集团军在桥架 此,在10 月20 日前,只有个别浮桥在白

    好前,就用门桥运送了250 门火pào和400 门 天使用。

    迫击pào。 截至10 月15 日,苏各方面军所属主

    为了保证更多部队和装备渡河,苏军又 攻集团军,都拥有了2—3 座桥梁。这些桥

    开始架设桥梁。德国人当然不会让对方轻易 梁平均长达400 米,由栈桥和舟桥纵列的漂

    成功,不断以pào击和空袭加以阻扰。德军能 浮部分组成。辅攻集团军待遇较差,只能继

    够以大pào控制的河段,架桥几乎无法进行, 续使用门桥。

    俄国人通常只能另辟蹊径;而在受到空袭威 依靠这些桥梁和各种渡河工具,红军至

    胁的地段,也只能夜间作业。 10 月中旬,得以在第聂伯河对岸集结起强

    尽管如此,桥梁依然经常被毁。如科涅 大的兵力集团。

    夫的第7 近卫集团军,渡河后第7 天的10

    月2 日上午10 时就架起一座桥梁。当天下 为了对付这一线的登陆场,德第1 装甲集团

    午5 时,当汽车和pào兵通过时,遭到了德国 军也调用了大量兵力。包括主力第57 装甲军。

    飞机袭击。栈桥部分被毁,51 个单节舟被zhà 该军10 月15 日序列包括第23、6、9 装甲师,

    沉。 “大日耳曼”装甲步兵师,党卫军骑兵师,第

    苏军出动工兵、潜水员和舟桥兵抢修, 306 步兵师,第62 步兵师一部。从9 月底开始,

    至10 月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