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灾难即将降落到曼施坦因的头顶。
端坐在克里姆林宫内的斯大林,已经有充分斯侵略者而战”。的信心预测最后的胜利。1943 年11 月7 日,他外jiāo领域,和德国人媾和的必要xìng下降了。发布了最高统帅命令(第309 号),号召全体红倒是需要把所谓的“盟友们”召集过来,商量一军军人以及敌后游击队,“为彻底粉碎德国法西下未来战果的分配。
开罗会议上的蒋介石夫fù与罗斯福和丘吉尔。会上,美英将蒋也作为“巨头”,会后,却聚在一起算计着中国的利益
于是便有了1943 年10 月19—30 日的苏英美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莫洛托夫、艾登、赫尔。后期还有中国代表。
会议产生了著名的《中苏美英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苏联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原则,表示要将战争继续到德国彻底失败和无条件投降为止。如果敌对方有媾和企图,同盟国内必须互相通报和协调。《苏美英三国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还提出要惩办德国战犯。
苏联的上述表态,使德国内部亲俄势力(包括支持和反对希特勒的两派)极为失望。他们原本指望斯大林能更理xìng一些,不要和美国人一道把德国逼入绝境。
斯大林也未必不明白:罗斯福提出要德国“无条件投降”和惩办战犯,无非是逼迫希特勒破釜沉舟,和苏联死战到底。待到苏德流尽献血,美国人最终再来收取渔翁之利。
但东线最新战局表明,红军具备彻底打败德国的实力。控制中东欧的前景无疑对斯大林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况且他手头拥有流亡的德共,一些德国将军也愿意和苏联合作。因此,希特勒彻底消失后,建立一个亲苏的德国政府并非不可能。
但美国人更感兴趣把德国从民族角度彻底消灭掉!莫斯科会议上讨论了战后奥地利的独立,还有瓜分德国。美国人主张分成三块或者更多,英国人特别强调将普鲁士和德国分开。俄国人对此态度暧昧。由于无法取得一致,各方最终决定,将战后德国问题jiāo给未来的“欧洲咨询委员会”解决。
会议上,各方围绕东欧、意大利、法国问题也开始了较量。波兰问题显得尤其敏感。西方国家希望苏联和波兰流亡政府恢复外jiāo关系。换句话说,希望把俄国人限制在战前势力范围内。斯大林当然不会接受这一点:在他看来,俄国人留了那么多血,如果连一个听话的波兰都换不来,战争就算是白打了!
另外,美国人还致力于争取俄国对日宣战。会议结束后的宴会上,美国人获得了斯大林的初步承诺,而且暂时还没开出什么价钱。斯大林大概希望以此在其他问题上争取主动。
莫斯科会议,是外jiāo部长们的战场。接下来,就要轮到领袖们亲自上场了。斯大林——革命的大酋长,不择手段的新型凯撒;罗斯福——貌似君子的yīn险骗子,梦想用美元支配世界;丘吉尔——个xìng突出的文学老青年,实力最弱的现实主义者。
罗斯福、丘吉尔曾建议将会议地点——领袖们的角斗场——设在开罗、巴格达,甚至可以在沙漠里架上3 个帐篷;但斯大林却坚持在苏联和西方共同势力范围的伊朗首都德黑兰,理由是便于他指挥苏德战局,尤其是日托米尔方向有些麻烦的情况下。
为此,他将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飞机,机型为C—47。斯大林颇为重视自己的人生安全,拒绝乘坐由远程航空兵司令戈洛瓦诺夫上将驾驶的飞机,而上了一位上校的飞机。毕竟军衔往往和飞行能力是成反比的。
1943 年11 月28 日—12 月1 日,进行了永载史册的德黑兰会议。丘吉尔自我陶醉的宣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一次世界力量的聚会”,虽然他的力量最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