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这艘航空母舰竟成了他在这次战争中的第一个shè击目标。在二十分钟内,四艘驱逐舰都shè出了鱼雷。七分钟后,这艘巨大的航空母舰被海水淹没,水下发生了猛烈bàozhà,每艘驱逐舰都感受到震动。“赤城号”的最后的安息地点是习匕纬30°30′、西经179°08′(原编者按:本书中所说的各日本航空母舰的沉没地点(“飞龙号”沉没地点),是前面提到的南云部队作战报告(《第一航空舰队1942年6月15日第六号作战报告》)中部队作战行动示意图里标明的位置。除“加贺号”外,部队作战行动示意图中表示的位置跟这份作战的简要叙述中以及该报告里舰只损失明细表中的记载都有很大出入。最大的出入是关于“飞龙号”的沉没地点。在作战行动图中,“飞龙号”的沉没地点标明为北纬31°38′,西经178°51′而作战报告的叙述和舰只损失明细表中则是北纬30°27′30″,东经179°23′30″。鉴于作战报告中有这些不相符之处,美国编者曾提请作者详加核对,如有可能的话,确定哪个位置是正确的。作者这样做了,他查遍了现有的全部记录,并清教了仍在世的一些当时共事的主要人员(包括源田实在内)。他的结论是,作战图中的位置是正确的,这一点得到了美方资料的证实。值得注意的是,日文原著不论在本文还是在图上都不提沉没位置,这样就把这个问题完全避开了。),日寸间是6月5日4点55分,离日出还有几分钟。
在这艘航空母舰的最后一次大战斗之后,舰上人员死亡二百六十三人。用鱼雷击沉“赤城号”前,“赤城号”航海长三浦义四郎海军中佐登上航空母舰,敦功青木舰长放弃与舰共存亡的决心。他们两人最后都安全转移到了驱逐舰上。
在敌俯冲轰zhà机突然攻击中,几乎和“赤城号”同时被zhà中的“加贺号”没有象旗舰能顶住那么久。10点24分,九架敌机向它俯冲,各投了一枚zhà弹。头三枚zhà弹都差一点命中,在“加贺号”四周掀起了水柱,但没有造成任何损伤。但接着的六颗zhà弹中有四颗击中了“加贺号”飞行甲板的前段、中段和后段。击中最靠近舰首的zhà弹正好落在舰桥旁边,zhà中了停在那里的一辆小加油车,整个舰桥和四周的甲板区起火,死人不少,舰长冈田次作海军大佐和在这艘军舰指挥中枢的其他人员都当场阵亡。在这场大劫中免于遭难的老资格军官飞行长天谷孝久海军中佐立即接替了该舰的指挥。
几乎到处都是烈火。接着几小时内损管人员拼死努力想制止火势的蔓延,但基本上失败了,整个军舰上,几乎找不到一处可以躲避。天谷海军中佐等大部分人员,不得不撤到右舷的小艇甲板上躲避。这艘航空母舰看来马上就要毁灭了。
大约在遭到轰zhà三个半小时后,又出现了新的威胁。遭到大火浩劫的这艘航空母舰这时死气沉沉地浮在水上,并且开始倾斜。天谷海军中佐仔细观察附近海面,突然看到离“加贺号”几千米远的地方露出一支潜望镜。几分钟后,在14点10分,损管军官国定美男海军少佐发现三道白色雷迹向“加贺号”疾驰而来。看来它们是一定会击中“加赞号”的。国定少佐闭着眼睛,一边等待一边祈祷。但没有bàozhà。有两条鱼雷从舰旁驰过,另一条鱼雷击中了“加贺号”,但很奇怪没有bàozhà。这条鱼雷击中军舰,但斜滑出去,断成两截,前段立即沉没,带着气仓的后半截仍在水上漂着。当时,有些在舰只中弹时跳到海里或被气浪冲到海里的舰员正在游泳,就抓住漂浮着的那半截鱼雷,用作浮子等待拯救。这样,一件杀人的武器竟成为一个救命器具,这也是战争中意想不到的怪事(原编者按:关于美国潜艇攻击“加贺号”的详情,来自战后仍活着。现住东京附近土浦的天谷海军中佐,1945年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