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2/4页)  婚纱照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其艺术成就有多大,人们对它是赞成或反对,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就是民众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心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心态在追求、创造、选择着一种自己的文化、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自己的喜好。

    对于这样一种轰轰烈烈的社会现象,在一些学者眼里,或许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够列入他们所认为的文化范围,但实际上它才是社会文化的真正底蕴。它是社会的“活着的知识”。曾记得,北京大学的戴锦华教授说过,你在不知不觉当中,构造了你的情感方式,构造了你的生活方式,构造了你的向往、你的恐惧和你的需求,正是那些你轻轻松松地去消遣的东西,而同时正是这些轻轻松松消遣的东西,它悄然地改变着中国社会、改变着中国的世界,改变着这个社会的结构,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着人们对生命、对于爱、对于恨、对于死亡等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内地最近掀起的《笑傲江湖》热,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悄然地改变着内地民众的生活,改变着民众的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这才是文化的真谛。

    由此笔者不得不想到多年来人们对香港文化的一种评价。无论是以往的媒体或著作,还是最近报刊或谈论,总会有不少人认为,香港是一个“文化沙漠”,她不讲究高端文化的追求,“金钱至上,人情薄如纸”,谋财谋利之风滔滔天下,使得精神学理探求的冲动难以萌发。香港有发达如斯的商业经济,但让最精彩的文学写照为外人所创作。其实,这些完全是一种偏颇之见。

    什么是文化?文化不仅仅是精彩的文学、高雅的艺术与音乐,及对远古思想的追究及考证。而更应该是大众中“活着的知识”。它反映为民众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为社会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正是就这个意义上说,香港文化并不是外来东西的移植与嫁接,而是植根于久远的传统中习惯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精神的磨合与撞击、渗透与积淀;它也不是少数人所垄断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民众创造与分享的成果。例如,你一到香港,就会发现香港酒楼遍地,食肆满街。在酒楼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种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饮食文化表现了香港人的一种经济jiāo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近年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旦发现什么事情,总会有香港人到街上去yóu xing、去抗争,曾在一段时间,有人戏称香港为“yóu xing之都”。其实,这不仅说明了香港民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不同方式,也说明了香港言论自由的程度。而正是民众的这点点滴滴的行为及活动构成了香港真正的文化。

    正是就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并非如有人所指的“文化沙漠”地区,而是它以她独特的文化,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现代文化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香港的繁荣,民众的富足,而且惠及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中国内地。你只要走入国内许多大学校园,哪里不留下香港人的英名,什么“邵逸夫楼”、“霍英东楼”、“李嘉诚图书馆”等等遍布全国;再看看,全国各种各样的大型奖励基金、资助项目多为香港人所捐赠。而且不仅香港的富豪是如此,香港的民众亦然。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发生某些大的变故,香港民众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力所能及。所以说,文化永远是“活着的知识”,而不是僵死的教条。

    (2001年4月)

    第二部分 娱乐生活中的经济第30节 《卧虎藏龙》获奖的经济学意义

    《卧虎藏龙》在2001年奥斯卡电影奖评选上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艺术指导4项大奖,这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系列重要奖项。她的获奖也激起了华人世界的《卧虎藏龙》热,无论是中国台湾,还是香港特区及内地,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