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大致要花整个上午。这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游人还没有进入香港,就遇到如此麻烦,游兴一定会大减。为了解决其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思路:增开专门旅游者通道;旅客分流。因为,在一些口岸,由于jiāo通费用昂贵的问题,乘客寥寥无几。如深圳的福永港、珠海的九洲港。如果通过某些协调,调整船票价格(如内地、香港到澳门之间的票价就十分吸引人,每趟都是旅客bào满),国内旅客通过这些口岸进入香港一定会便利许多。
二是香港业界应该善待内地游客。也就是说,要提高香港旅游的服务质量。如更多地开辟自然与人文景点,特别是人文景点应该下更多的功夫,因为香港的现代文明毕竟与内地相比要高人一筹。还有,要严格制止那种对内地游客的歧视xìng消费,特别是那种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而是要让内地游客在香港体验到现代文明并把它带回去。这些对国人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当然,香港的目标不仅限于如此,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借进一步放开国人到香港旅游之风,构建“大香港”。2001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香港经济也出现了少有的波动。不仅经济增长迅速放缓,失业率创新高,而且财政赤字大增,民众更是怨声载道。面对着这些困难,港人都在献计献策,如“北水南调”、设立自由贸易区、专业人才北上就业等,都希望香港尽快地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香港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大家天天都在讲,香港有如何如何多的优势,可这些优势为什么就是不能够尽情地发挥?也有人讲,香港有多少不利之方面,但是为什么内地民众,特别是内地政府官员来香港趋之若鹜?可能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香港谈起来时显示自己是多么具有国际观、是多么具有面对世界之意识,但是他们多半仅面对着自己眼前的生计,而不是香港未来20年会走向哪里、发展如何?面对的是香港本岛,而不跨越香港本岛的界限。因此,面对着香港现行的约束条件,应该对它重新定位了。
香港不仅仅是香港本岛,因为这仅代表香港过去的历史,代表着它过去的辉煌与炫耀。因为,此处尽管是财富的堆集及瑰宝闪耀,但它同样成了香港人的重负。有朋友对笔者说,香港与上海相比,香港的房租、工资等方面成本都高出上海4倍。而香港的物业价格已无可再降了,否则香港的整个金融系统就无法支撑了。对劳动力要素来说,它的价格,带有明显的刚xìngxìng质,即上升容易,下降难。即使下降薪资水平均10%,也是会十分困难的,下降10%与高出4倍相比,不是杯水车薪吗?光就香港的上述两种要素价格来说,不下调,香港的竞争力将丧失殆尽。下调,又难以进行。这种困境其实是局限于香港本岛为香港思维所设下的陷阱。
如果我们把香港扩展到香港的整个特区领域,新界与大屿山,它一定会为香港的民众提供广大的生存空间。但是,香港人的眼光不要仅局限于此,而是应该延伸到香港特区边界之外,延伸到整个珠江三角洲,建立起一个“大香港”。在这里,地缘、人缘、血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香港把自己理念上的边界扩展到珠江三角洲,以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香港就能成为其优势的龙头。这就是“大香港”的定位。如果“大香港”真的能够确立,香港经济岂有无竞争力之理?
这就是说,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香港未来经济发展之定位,应该形成一个“大香港”之概念,即如何协调好与珠江三角洲的协作与分工。近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经验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一直处于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香港以“大香港”定位,不是面对全中国,也不需要与上海争一个高低。它有它的发展,你有你的前途。偌大的中国只要选择一点努力发挥就足矣。如果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