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的金融基础设施,要让金融市场正常健康地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制度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将来的20年里,内地的制度是无法取代香港的制度优势的。如何利用香港制度优势的制度势差仍然是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关键是香港怎么来看到自己的制度优势,如何来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如何吸引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如何把香港的优势人才输入内地等等。
其次,香港“一国两制”的示范效应也是本世纪初促进香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毫无疑问,在现代市场中,整个经济的运作都是以市场法则为依归,但政府对经济运作的影响却不可低估,特别是转轨经济的中国更是如此。为了保证香港的示范作用,促进香港经济的繁荣也是中国政府的题内之义,香港政府就应该借助这种示范之势,向中央政府为香港民众与企业争取更多与内地经济谈判的主动权。如促使中央政府放开对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及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管制等。
再次,在上述的两个条件下,改变以往香港为内地经济桥梁和中介的思维定势,改以往对内地经济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让香港的企业与民众融入到内地经济高速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到真正的发展商机,在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香港也能分享其经济成果。
总之,21世纪香港未来经济发展定位应该以香港的制度优势、示范效应为条件,融合到内地快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形成21世纪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的真正动力。
(2001年3月)
第四部分 互动中的香港经济第63节 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的危与机
最近,一些香港朋友来北京,大家在一起谈论最多的问题就是香港经济的未来发展。因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台海关系的缓和,香港经济的未来发展会怎么样,会重现昔日的辉煌,还是会像英国那样渐渐地衰败。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更多思考。可以说,尽管香港1997年回归后闯过亚洲金融风暴的那一关,从2000年起出现了经济开始复苏的局面,但是对香港经济未来发展影响与冲击更大的应该是中国加入WTO后,应该是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完全开放之后。如果内地金融市场一旦完全放开,内地和香港经济的利益结构将会发生巨大的调整与重组,整个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体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种即将到来的巨大冲击,两地业界都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特别是香港更应该未雨绸缪。
首先,尽管资本项账户开放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官方也表示没有一个具体时间表,但5年后放开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内地的资本项账户开放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项项具体的政策。根据现有的文件及法规,在资本项账户40多个项目中,除了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直接进行证券发行与出售、国内居民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外,不少项目早已放开或有管制地放开,如对外直接投资、对内直接投资都基本上已经放开。也就是说,资本项账户开放已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资本项账户完全开放或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会对香港经济带来影响与冲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如果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那么内地企业是在香港上市融集资金,还是在内地市场融集资金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关键问题在于看其融集资金的成本。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了制度的不确定xìng外,香港金融市场融集资金的成本一定会高于内地,而且随着内地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随着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其制度不确定xìng的因素还会减少。这自然会削弱香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