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3/4页)  婚纱照的陷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保护个人的财富不受到掠夺。除此之外,政府能做和可做的事情不会太多。这就是香港政府的可为与不可为了。

    (2001年10月)

    第四部分 互动中的香港经济第65节 香港应该如何重新定位

    2001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香港经济也出现了少有的波动。不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创新高,而且财政赤字大增,民众更是怨声载道。面对着这种困难的局势,港人都在献计献策,如“北水南调”、设立自由贸易区、专业人才北上就业等,都希望香港尽快地摆脱目前的困境。其实,这些想法没有什么不好,如果香港人大家都想有所作为,都想如何改进自己的生活,你说春天还会远吗?香港能够从以往一次次的危机中走出来,都是这种历练的结果。但是,芸芸众生,大多会被自己的约束条件所限制,大多只会看到眼前的生计。说实在话,这样做是不够的。香港人还应该看得更远一些,看到香港未来20年会走向哪里?尽管这样想的人会认为有点理想化,但是哪一个成事者不是在于他人之先呢?而要对香港未来进行思考,对香港重新定位应该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这样香港人才能认清自己的约束条件,寻觅到香港未来发展之方向。

    在多数香港人看来,香港就是香港本岛。香港本岛不仅代表香港过去的历史,也是香港一般意义的表征,它的辉煌与炫耀可以在世界城市之林中争妍斗奇。但是,香港人是否看到,这既是香港的财富及世人之瑰宝,又是香港人的重负。有朋友对笔者说,香港与上海相比,香港的房租、工资等方面成本都高出上海4倍。近几年来,尽管香港的物业价格一降再降,但如果再往下降,香港的整个金融系统就无法支撑了。事实上,香港的物业价格并非不是不可再下调,但是以物业繁荣支撑起来的香港银行业,物业价格再下降除了一大堆不良资产之外还会有其他多少呢?特别是如果真的让香港的物业价格下调到上海的物业价格水平,香港的银行可能真的要出问题了。

    还有劳动力的工资,香港的劳动力资源就一定会高于上海的劳动力资源4倍吗?实际上不会如此,在有些领域,香港会有上海无法替代的人才,同样,在另外一些领域上海同样也有香港无法替代的人才。两地之间的劳动力资源的竞争应该不相上下,特别是上海面对国内所有的地方开放,要引进内地优势人才十分容易。仅这一点,上海就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香港人的薪资水平却要高出上海4倍,对此香港会有竞争优势吗?答案是否定的。而劳动力要素的价格与其他要素不同,带有明显的刚xìngxìng质,即上升容易,下降难。即使下降薪资水平均为10%,也会十分困难的,因为这对每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但下降10%与高出4倍相比,不是杯水车薪吗?光就香港的上述两种要素价格来说,不下调,香港的竞争力将丧失殆尽。下调,又难以进行。这种困境其实是局限于香港本岛为香港思维所设下的陷阱。

    如果我们把香港扩展到香港的整个特区领域,新界的空旷、大屿山的荒凉,是可以为香港的民众提供广大的生存空间的。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城市化不仅在于向大城市聚集,更多的是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如果香港大屿山及新界等大片的空间能够很好地利用,香港土地要素的价格也就一定会下降不少。这对减轻香港高水平的房租有百利而无一弊。

    当然,我们的眼光并不是仅局限于此,而是应该延伸到香港特区边界之外,延伸到整个珠江三角洲。在政治关系上,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同属一个国家;在地缘上,通过自己一家人的协商完全容易拆除其樊篱障碍;在人文语言上,同处于一方语言集中区域——正因为这一系列的便利条件,香港应该不仅是边界内的特区,而是这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龙头。以世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